李群玉
注释:野鸭借毛衣,喧闹呼叫的鹰隼稀少。云层覆盖菱藻地,任凭你们自由飞翔。 赏析:这首诗是诗人在春天看到群雁南飞时有感而作。前两句写群雁南飞时的喧闹景象;后两句描写群雁飞行的环境。全诗通过描写群雁南飞的景象,表现出一种生机勃勃、欣欣向荣的景象,也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长沙开元寺昔与故长林许侍御题松竹 联句 墙阴数行字,怀旧惨伤情。 薜荔侵年月,莓苔压姓名。 逝川前后水,浮世短长生。 独立秋风暮,凝颦隔郢城。 注释: 长沙开元寺:指唐代诗人杜甫的故乡,位于今四川省成都市。 故长林许侍御:杜甫的朋友,名叫许钦文,曾任长林县县令。 联句:指杜甫和友人许钦文在开元寺墙上共同题写的诗句。 墙阴:指寺庙墙壁的影子,暗示着岁月的痕迹。 数行字:指墙上留下的几行字迹。
诗句如下: 团团明月面,冉冉柳枝腰。 未入鸳鸯被,心长似火烧。 接下来是对这首诗的详细解析: 1. 诗人简介:李群玉,唐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和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绘而闻名于世。他的诗歌不仅富有音乐之美,还深具哲理,反映了唐代社会的风貌与文人的情感世界。 2. 诗意解读: - 团团明月面:形容女子容貌如圆月般皎洁无暇。 - 冉冉柳枝腰:比喻女子的身姿柔美而曼妙
诗句释义: 相见有何益处,闻名便让人思念更深。 1. 见面何益 - 表示初次见面并没有带来预期的好处或效果。 2. 闻名忆转深 - 指一听到某人的名气,就会加深对其的思念。 译文: 见到你并无法带来任何好处,只是让我更深刻地记住了你。 赏析: 这两句诗反映了诗人在初次与佳人相遇时的感受,觉得这种遇见没有实质性的好处,反而因为对她的熟悉和记忆而更加深刻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昌龄的《九日越台》。 旭日高山上,秋天大海隅。 “旭日高山上”指的是太阳从高山上升起,阳光照耀在高山之巅。这里的“旭日”指的是初升的太阳,象征着希望和活力。而“高山”则代表着高远、坚定和崇高的品质。整个诗句描绘出了一幅壮丽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赞美和向往。 黄花罗粔籹,绛实簇茱萸。 “黄花罗粔籹”指的是鲜艳的黄色花朵和精美的食品“罗粔”
诗句解读与赏析 1. 海雨洗尘埃,月从空碧来。 “海雨洗尘埃”形容中秋时海面上细雨如丝,洗净了天地间的尘埃,使得天空显得格外清新明亮。“月从空碧来”则描绘了月亮从大海的深处升起,带着清澈的光辉,照亮了整个天际。这里使用了“空碧”来形容天空中的月亮,增添了一份神秘而美丽的意境。 2. 水光笼草树,练影挂楼台。 “水光笼草树”形象地描绘了月光洒在水面上,将周围的花草树木都染上了一层银色的光泽
诗句如下:桂水依旧绿,佳人本不还。 只应随暮雨,飞入九疑山。 译文:桂州河流依旧碧波荡漾,然而佳人已经不回来。她应当随着黄昏的细雨,飞向九疑山中。 注释:桂州,地名;佳人,指代逝去的美丽女子;绿,形容桂州的河流清澈见底;不还,意为不再回来;只应,应当;随,随着;暮雨,傍晚的细雨;飞入,飞入…之中;九疑山,位于广西兴安境内的一座名山。 赏析:这是一首描绘美丽女子离去
诗句:“客愁看柳色,日日逐春长。” 译文: 看着窗外摇曳的柳树,我不禁感叹,春天的脚步是那么匆忙,仿佛它总是在不断地向前延伸。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春光流逝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对时间流逝和岁月变迁的感慨。诗中运用了拟人手法,将“柳色”赋予了情感,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美景的留恋以及对时光易逝的哀叹。同时,诗中所描绘的“日日逐春长”也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态度,即随遇而安、顺其自然。此外
玉醴浮金菊,云亭敞玳筵。 晴山低画浦,斜雁远书天。 谢朓离都日,殷公出守年。 不知瑶水宴,谁和白云篇。 注释: - 诗句“玉醴浮金菊”中,‘玉醴’指美酒,‘金菊’指菊花,这里形容酒是金色的,菊花也是金色的。 - “云亭敞玳筵”中的‘云亭’指的是高高的亭子,‘玳筵’是指镶嵌有玳瑁花纹的酒席,描绘了宴会的场景。 - “晴山低画浦”中的‘晴山’指的是晴朗的山,‘画浦’指的是如画的江边。 -
【注释】 堪爱:可喜爱。长(cháng):持久。浪摇千脸笑:浪花拍打水面,使水面上的蔷薇像在笑。文君:卓文君,西汉司马相如的妻子,曾以琴声寄托相思之情,与司马相如私奔。汉女妆:汉代妇女梳妆用的铅粉、脂粉和香粉。馨香:芳香。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抒情的小诗,借对水边盛开的蔷薇的描写,抒发作者对美好事物转瞬即逝的惋惜之情。全诗语言清新明丽,形象生动,意境优美。 首联“堪爱复堪伤,无情不久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