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士铨
《水调歌头·共命鸟》偶为共命鸟,都是可怜虫。泪与秋河相似,点点注天东。十载楼中新妇,九载天涯夫婿,首已似飞蓬。年光愁病里,心绪别离中。 注释:偶尔成为共同生存的伴侣,我们都是可怜的虫子。我的泪水与秋天的河水相似,滴落在天空的东方。我们在十年内成为新婚夫妻,但在九年后却被迫分居两地,就像头发已经变得像飞蓬一样稀疏。岁月在我的生命中流逝,我在疾病和忧愁中度过,我的心绪总是被离别所困扰。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春日行》。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1. 昔别但思子,今别兼思孙 - 释义: 过去分别时只想念儿子,现在又因为孙子要分别而感到难过。 - 赏析: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亲人的深情厚谊。他不仅牵挂自己的子女,更关心下一代的成长。这种情感跨越了代际,体现了诗人对家庭的深厚感情。 2. 服我初服衣,旧泪连新痕 - 释义: 穿上了新的衣裳,旧的泪水还沾满了衣袖。 -
【注释】 出门:出门远行 病妇:生病的妇人 偃空床:躺在床上 行矣不能顾:走了,回头看不了 岂无儿女情:难道没有儿女之情吗? 多歧路:多条道路 药烟:药烟的气味 罗帏:用丝织品做成的帐幕 复牵知廉衣:又拉上他(指丈夫)的衣衫 伤哉母子别:伤心啊,母子分离 两季:两个儿子 学母泣:像母亲一样哭泣 依依:依恋不舍的样子 送耶出门去:送你出门吧 问耶何日归:什么时候回来 【赏析】
兴安道中 连绵的山峦像车轮一样盘旋,山势起伏如同壁垒般散开。 我怀疑是神仙在作战,旗帜和战鼓都投掷在这里。 战士们免胄而颠,覆釜的底色已是赭红。 时清洗兵已久,刀剑不用磨砺也锋利。 地力各有所专,藉以镇守边境边陲。 星星团团如陨落,鞭挞谁又能移徙? 崩塌的崖壁垂象鼻,仿佛就是钜桥的圯石。 石头如果能说话,我将探求其微言大义。 注释: - 连峦石轮囷(qūn):指连绵不绝的山石层叠环绕
【注】远游:古代诗歌体裁之一,多以咏史抒怀为内容。神山:神话中的一座神山。威凤:传说中的凤凰的一种,雄的叫“鸾”,雌的叫“凰”。求其凰:寻求配偶。十载未能遇:十年来都没有遇见。归故乡:回到故乡。锦翼:五彩斑斓的羽毛。文采:指羽毛的颜色美丽。竹实:竹子。云:比喻。天运:天命。丹穴:传说中产金的地方,这里比喻富贵。明堂:朝廷。灵匹:神异之物。分张:分别。栖宿栖息之所。虞廷:指天子之庭,即朝廷。岐阳
兴安道中 灵山自端居,岑山走一臂。侧岭卧高原,城郭压肩背。县门带场圃,榛莽杂芜秽。街衢日色薄,寂寞吏民对。 注释:灵山在何处不详,岑山即秦代的终南山,位于长安南面,是当时著名的名胜之地。岑山之侧,高原平缓如卧。城郭高耸入云,气势磅礴,压得百姓喘不过气来。县门旁边有一片田野,杂草丛生,野草横生。街上行人稀少,只有一些官吏和百姓在街头巷尾闲逛。灵山在何处不详,但岑山即秦代的终南山,位于长安南面
解析诗句: 1. 初日照林莽,积霭生庭闱。 - 描述了早晨阳光照耀在森林和庭院中的景象。“积霭”指的是聚集的云雾或雾气。 2. 长跪拜慈母,有泪不敢垂。 - 描述孝子向母亲跪拜的场景,尽管内心充满悲伤,眼泪却因害怕而没有落下来。 3. 连年客道路,儿生未远离。 - 表示孩子因为学习或其他原因,常常在外旅行,与母亲分离。 4. 力学既苦晚,可复无常师。 - 表达了对学问的追求非常艰辛
``` 出门 其二 老怀重骨肉,贫家轻别离。饥来携子出,低头拙言词。 我肠转车轮,母泪落绠縻。牵衣不成语,但道勿我思。 垂老别儿孙,感伤唯自知。我生无弟兄,亲戚况天涯。 馨膳托家人,痛矣《南陔》诗。
出门 三十官京师,迎母东华住。 四十归田园,别母临安去。 十年不离膝,一朝行李具。 陨涕看乌雏,哑哑绕庭树。 注释: 出门 - 离开家门出去 三十官京师 - 三十岁时被朝廷征召到京城做官 东华住 - 在东宫居住,即在皇宫中居住 四十归田园 - 四十岁时辞官还乡,回归田园 别母临安去 - 告别母亲前往临安(今属浙江) 十年不离膝 - 离家十年,始终没有离开母亲的怀抱 一朝行李具 - 突然要准备行装
【解析】 “知廉”即知道廉,字子美;“十五龄"为十五岁。“始去祖母怀”意为开始离开祖母的怀抱。“平生鞠育心,至此益无涯”意为平生教养抚养之心,至此更加无尽。“娇憨性不驯,恃爱每多乖。”意为娇嫩可爱但性情倔强不服管束,依赖宠爱而往往任性违拗。“再拜萌本念,号泣声哀哀。”意为再次拜别时内心十分哀切悲愁。“衣履悉手制,老泪痕难揩。”“丁宁慎食眠,力学期克谐。”“勿令受笞挞,致我遥心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