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士铨
【注】 ①兴安:地名,在今陕西境内。 ②群山奔会中:形容群山环绕。中,中心。 ③孤岭每一卸:每座山都卸下了山峰。 ④丛丛灌木合:茂密的灌木丛。 ⑤隐隐村墟藉:隐约可见的村庄。籍,通“藉”,指草木、草丛等。 ⑥后巘降已深:后山的山峦已经落下。巘,高峻的山峰。 ⑦前溪入犹乍:前面的溪流还刚刚流入。乍,开始的意思。 ⑧田畴:田地。 ⑨夜雨长禾稼:晚上下雨,让庄稼长得更好。 ⑩丈人:老人。倚柴荆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分析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全诗大意的基础上,根据各个诗句的意思进行筛选,并作出判断。 “记得韩康卖药街”:回忆过去韩康在街头卖药的事。“袁公门巷掩荆柴”:想起袁家门前有一片荆柴树。“瓦镫照字教儿读”:回想那时瓦灯下教儿子识字的情景。“败絮围身卧母怀”:回想当年母亲用破棉被包裹自己的情景。(“败絮”比喻贫困的生活)“船泊檐牙糠作饭”
开先瀑布 瀑布的水源从何处来?突然分开,长峰裂开。下士看到这景象,都惊讶地自天而降。 绝顶处有千回旋,青山断缺耸双剑,元气直泻岩头摧。 飞流已出不肯下,一线中折分潆洄。隐现数折蓄精锐,失势一落如奔雷。 跳波乱击潭水立,怪物潜伏宁髻。音声顷刻逐千变,万马赴敌金鼙催。 天光半壁照空谷,此地万古无阴霾。积雪挂千仞,山中猿鹤犹惊猜。 银花下散布水台,混沌凿破山根隈。擘窠大字洗不尽,铁画满地镌青苔。
【注释】 ①浮洲寺:在杭州西湖。 ②倒景开平湖:指太阳西沉,晚霞映照湖水。 ③浅涨落沙步:夕阳的余晖洒在沙滩,形成一片金黄色的光影。 ④一径入空翠:一条小路通向郁郁葱葱的树林。 ⑤乱石出新路:乱石丛生的路旁,开辟出了一条新的小径。 ⑥深林蓄微凉:茂密的树林里,带着一丝清凉。 ⑦修竹莽回互:高耸入云的竹子,交错排列,宛如绿色的迷宫。 ⑧虚亭上暝色:傍晚时分,亭子笼罩在暮色之中。 ⑨波光动秋树
舟中读书 所嗟肝与胆,雪亮一古剑。 本无机械巧,不畏穿窬舚。 对书识弥旷,当仁意稍僣。 浩然敌外铄,自得足隐验。 滩涡移旧痕,岸树坼新艳。 及时彼诚能,流瞩我亦暂。 观物拾奇悟,识字增默忏。 纤夫曳舟上,去波有余憾。 行当悃图史,朗诵越天堑。 译文: 在舟中读书,感叹自己的心和勇气。 虽然剑身雪亮却并无机械之巧,所以并不害怕小偷的刺探。 面对书籍知识更加广博,当仁不让的想法也稍微过头了。
诗句解释与译文: 1. 三龄栖托八龄归,墓祭深惭报礼微。 - “三龄”指的是孩子刚出生时的年龄。这里指诗人自己或他的子女在三岁时被收养。 - “八龄归”则是指孩子长大后回到自己的故乡或家中。 - “墓祭深惭”表达了对逝去亲人的怀念和愧疚之情。 - “报礼微”表示因为自己的能力有限,无法完全回报亲人生前的养育之恩。 2. 奉母何曾陈鼎俎,衔哀今已脱麻衣。 - “奉母”即孝顺母亲
五更 晨光初现,鸡鸣声中梦回,残影随流水,五更时分最为销魂 译文: 村鸡啼叫天将亮,晓星逐渐移向东方。 残梦初醒各自知,梦中景象犹在心间。 岸上骡子蹄声响,江上桨声划破寂静。 最令人难以忘怀的是五更时,夜深人静,万物俱寂。 注释: 1. 五更:古代计时法,一夜分为五更,每更大约两小时。 2. 腷膊(fú bó)晓星移:形容天快亮时的宁静和美丽。 3. 残梦初回
【注释】 屋偏:屋子旁边。老树:指古树,这里指诗人的故居。衣湿散归云:衣服被水汽打湿,像云一样散开。乘闲:趁着空闲。山身:群山。向晚分:傍晚时分,山峰分开。年丰:年成丰裕。农事足:农作丰收。客到:有客人来访。无因识隐君:没有机会结识隐居的君子(指作者自己)。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小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及与隐居生活有关的思乡之情。 首句“屋偏藏老树,衣湿散归云”
题施生诗本并柬黄生 棋镫雪屋暂淹留,相倚真同李郭舟。 才大士多嗟不遇,情深人每善言愁。 江东年少双行笈,燕市天寒一敝裘。 史馆餐钱书局纸,因贫聊复与沉浮。 注释: - 棋镫雪屋:形容冬天下雪时的棋局,因为灯光昏暗而显得格外明亮。雪屋:指下雪时搭建的小屋。 - 相倚:相互依靠。真同李郭舟:比喻彼此之间关系亲密,就像李白和杜甫(李郭)那样互相依偎着度过艰难岁月。 - 才大士多嗟不遇
这首诗是一首题画诗,主要描绘了一幅山水画的意境。以下是对这首诗逐句的翻译和注释: 1. 不写晴山写雨山 2. 似呵明镜照烟鬟(“呵”通“呵”,意为好像;“烟鬟”指女子发髻) 3. 人间万象模糊好 4. 风马云车便往还(“云车”指像云彩一样飘动的车子) 译文: 我不描绘晴朗的山峰,却描绘雨中的山景。它好像一面明亮的镜子,映照着烟雾般的秀发。世间万物在朦胧中显得更加美好,仿佛一阵风带着云彩的车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