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松
金陵道中寄 忍苦待知音,无时省废吟。 始为分路客,莫问向隅心。 峤翠藏幽瀑,枝风下晓禽。 忆君秋欲尽,马上秣陵砧。 赏析: 此诗是唐代诗人曹松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诗中表达了作者在旅途中的孤独与辛酸,以及对远方友人的深切思念之情。 首联“忍苦待知音,无时省废吟。”描绘了作者在艰难旅途中的孤独状态和内心的坚持。他忍受着困苦,等待着能听懂自己内心声音的人。这种等待,不仅是物质上的,更是精神上的
下面是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1. 杨柳城初锁:春天来临,杨柳城的城门刚刚关闭。 2. 轮蹄息去踪:车马声逐渐消失,人们也离开了这里。 3. 春流无旧岸:春天的河水又流过了岸边,没有留下旧的痕迹。 4. 夜色失诸峰:夜晚的天空失去了往日的光辉,星辰也不再闪烁。 5. 影动渔边火:渔船上灯火摇曳,映照在水中的倒影也跟着晃动。 6. 声迟话后钟:说话的声音延迟,钟声也显得格外低沉和迟缓。 7.
【注】海云山:指岳麓寺所在的湘江西岸的山。 题湖南岳麓寺(其一) 海云山上寺,每到每开襟。 万木长不住,细泉听更深。 蜩沾高雨断,鸟遇夕岚沈。 此地良宵月,秋怀隔楚砧。 注释:岳麓寺坐落在湘江东岸的海云山中,每当我来到这里,总是要打开衣襟,敞开胸怀。 万木常青绿,四季长青绿。 泉水细如针,听到水声更悠远。 蝉被大雨打得断了鸣叫,鸟儿遇到暮色便隐入山林。 在这美好的夜晚,我思念远方的亲人
【注释】 潇湘:指湖南。公籍:公署的档案。 【赏析】 这首诗是赠给衡山县令的。首联说:我为这潇湘水系之县,门前种上了苔藓。次联说:晚来吟诵公署档案,春醉后开怀地饮酒畅饮。颔联说:砚台上松树的香气飘起,岳麓山上的茶树影儿招手。颈联说:任官当在这潇湘水系的衡州,不要再梦见浙江天台山。尾联说:任官当在这潇湘水系的衡州,不要再梦见浙江天台山。 诗的大意是作者为衡山县令作此赠别。首联写送别的地点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北鄙征难尽,诗愁满去程:北方边境征战艰难,离别之际满是诗情。 2. 废巢侵烧色,荒冢入锄声:废弃的巢穴被烧毁,荒废的坟墓被翻动。 3. 逗野河流浊,离云碛日明:漫山遍野的河流因泥沙而浑浊,离群的云彩在沙漠中显得格外明亮。 4. 并州戎垒地,角动引风生:并州的边关之地,战鼓声声让人心弦紧绷。 注释与赏析: - 北鄙征难尽,诗愁满去程:这里的“北鄙”指的是北方边境地区
洪州向西顾,不忍暂忘君。 洪州是江西九江市的别称。向西顾:指怀念家乡。 记得瀑泉落,省同幽鸟闻。 记得:回想过去的事。瀑泉落下:泉水从高处跌落下来的景象。幽鸟闻:山间的鸟儿听到泉水的声音。 一回经雨雹,长有剩风云。 一次经过雨雹的袭击:即经历风雨。剩风云:留下风雨的痕迹。 未定却栖息,前头江海分。 未定:不确定;不定。栖息:停息、居住。前头江海分:形容前方的江海辽阔,与自己的处境形成对比。 赏析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此类题目解答时一般要先从内容和结构上分析,然后抓住重要语句从艺术特色、表现手法、语言等角度分析。 本题要求考生赏析诗歌。 观华夷图 落笔胜缩地,展图当晏宁。 中华属贵分,远裔占何星? 分寸辨诸岳,斗升观四溟。 长疑未到处,一一似曾经。 【注释】 华夷图:指《海内华夷图》。晏:安宁,平静。晏宁:安靖。华夷:指中原汉族与四方蛮夷。贵分
【注释】 1. 山寒:山中寒冷。草堂:指隐居的茅屋。暖:温暖。 2. 寂夜:寂静的夜晚。良朋:好朋友。 3. 读易(yi):读《周易》。高烛:明亮的烛光。 4. 煎茶:煮茶。折冰:指用开水将茶煮开,使茶叶变软。 5. 庭垂:庭院四周下垂。河半角:指月光映照在院子的一角。 6. 论心地:指讨论彼此的心性修养。争无俗者憎(zēng):谁说没有世俗的人讨厌呢? 【赏析】
【注】: 旧客东归远,长安诗少朋。 去愁分碛雁,行计逐乡僧。 华岳无时雪,黄河漫处冰。 知辞国门路,片席认西陵。 译文: 送别老朋友许棠向东回故乡,在长安城已找不到多少朋友。 离开家乡的愁思就像那大漠上飞走的孤雁,我的行旅计划只能跟随家乡的僧侣。 华山永远没有白雪,黄河到处结冰。 知道要辞别国门之路,只愿在那西陵找到一片座位。 赏析: 此诗是诗人在都门送别好友许棠东归之作。首联写与友人分别
【赏析】 此诗为赠友人之作,胡处士是作者的朋友。首联点出时令与环境,写友人卧病南原。颔联写友人闲适之态,颈联写友人的隐逸情怀,尾联写友人对名利的淡薄之心。全诗语言平易,意境清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