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垓
【诗句解析】 1. “天与多才”:指命运或自然赋予的才华。 2. “不合更与”:意即不应该再赋予更多的才能或情感(如“殢柳怜花”中的“殢”,意为沉迷)。 3. “殢柳怜花情分”: 形容因迷恋柳树和花儿,而有的情感纠葛。 4. “甚总为才情,恼人方寸”:表示由于自己的才华或情感而烦恼困扰。 5. “也怨天、也自恨”:表达了对命运和自身的不满。 6. “怎免千般思忖”:表示无法避免各种思考和考虑。
诗句释义: 1. 断云低晚,轻烟带暝,风惊罗幕。数点梅花,香倚雪窗摇落。红炉对谑。正酒面、琼酥初削。云屏暖,不知门外,月寒风恶。迤逦慵云半掠。 - 注释:断云:指天空中分散的云朵。轻烟带暝:傍晚时分,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烟雾。风惊罗幕:微风吹动窗帘,使室内光线变得昏暗。数点梅花:零星几点梅花在窗边盛开。红炉对谑:指两人在火炉旁边嬉戏。正酒面、琼酥初削:指正在品尝美味佳肴,享受美食的满足感。云屏暖
诗句解析 1. “瑶阶草” - 这一句可能是在描述一种植物或景观,但具体含义可能需要进一步的上下文来解读。 2. “空山子规叫,月破黄昏冷。” - “子规”,即杜鹃鸟,是中国文学中常见的意象,常与别离和思念联系在一起。在这里,它似乎表达了夜晚的寂静和孤独。 3. “帘幕风轻,绿暗红又尽。” - "帘幕"可能指的是帘子或是屏风,通常与室内装饰有关。"绿暗红又尽"描绘了一个季节的转换
满庭芳·时在临安晚秋登临 南月惊乌,西风破雁,又是秋满平湖。采莲人尽,寒色战菰蒲。旧信江南好景,一万里、轻觅莼鲈。谁知道,吴侬未识,蜀客已情孤。 凭高,增怅望,湘云尽处,都是平芜。问故乡何日,重见吾庐。纵有荷纫芰制,终不似、菊短篱疏。归情远,三更雨梦,依旧绕庭梧。 注释: 1. 南月惊乌:南方的天空中月亮明亮,惊起了飞鸟。 2. 西风破雁:秋天的西风大而猛烈,吹得大雁飞散。 3. 又是秋满平湖
念奴娇 秋风秋雨,正黄昏、供断一窗愁绝。带减衣宽谁念我,难忍重城离别。转枕褰帷,挑灯整被,总是相思切。知他别后,负人多少风月。 不是怨极愁浓,只愁重见了,相思难说。料得新来魂梦里,不管飞来蝴蝶。排闷人间,寄愁天上,终有归时节。如今无奈,乱云依旧千叠。 【注释】 ①供:给……带来。②带:指腰带。③重城:指京城。④排闷:解闷消愁的意思。⑤归时节:归来的时候。 【赏析】
【解析】 本词写景抒情。上片写景,下片言情,全词以春景为媒介,抒发了对往昔爱情的追忆和怀念。 “玉漏迟”是唐教坊曲名,属大石调,《乐章集》入“歇指”,用笛奏;《尊前集》作“玉楼慢”。此调以七字句为主,故又可称为“七字令”。 上片起首两句,即景生情,由景入情。“浑不见”,意谓整个春天都不曾看见花开花落,“见”与“不”相映衬,写出作者因长期思念而变得痴痴呆呆,神思恍惚。“那堪”,“怎堪”,“哪堪”
摸鱼儿 掩凄凉、黄昏庭院,角声何处呜咽。矮窗曲屋风灯冷, 注释:形容傍晚时庭院的景象,角声在远处呜咽。 还是苦寒时节。 注释:还是在寒冷的冬季。 凝伫切。念翠被熏笼,夜夜成虚设。倚阑愁绝。听凤竹声中,犀影帐外,簌簌酿寒轻雪。 注释:心中充满思念,但翠绿色的被子和熏笼却只是摆设,晚上靠着栏杆,听着风吹竹子的声音,看着犀牛的影子出现在帐篷外,听着外面轻轻飘落的雪花,让人的心情更加低落。 伤心处
【注释】 门掩垂杨:用“闭门”的意思。垂杨:杨柳,古代诗词中常用来比喻女子的柔顺、妩媚之态。宝香度:指香气。翠帘:绿色的帘子。重叠:形容帘子色彩鲜艳,与绿柳相映。春寒在:春寒尚且存在。罗衣初试:新做的罗衣。素肌:白色的肌肤。犹怯:还感到寒冷。薄霭笼花天欲暮:薄雾笼罩着花朵,天色将要暗下来。小风送角声初咽:微风送来了呜咽的号角声。但独褰:只独自掀起。幽幌悄无言:幽静的小窗户静静地没有声响。伤初别
折红英,采摘桃花中的词句。 桃花暖,形容桃花盛开时的美丽景色。 杨花乱,描述柳絮飘飞的样子。 可怜朱户春强半,意思是春天已经过去了一半。 长记忆,表示对美好时光的回忆。 探芳日,指在春天里寻找芬芳的花朵的日子。 笑凭郎肩,意思是依靠男子的肩膀。 殢红偎碧,意思是依靠红润的面颊和绿色的衣襟。 惜惜惜,表达珍惜之情。 春宵短,形容春天的夜晚短暂。 离肠断,形容离别时的伤感。
四代好/宴清都 翠幕东风早。兰窗梦,又被莺声惊觉。起来空对,平阶弱絮,满庭芳草。厌厌未忺怀抱。记柳外、人家曾到。凭画阑、那更春好花好,酒好人好。 - 注释: - 翠幕东风早:形容春天的早晨,阳光透过绿色的窗帘洒进来的景象。 - 兰窗梦:在兰花香气弥漫的窗户旁做梦。 - 莺声惊觉:被黄莺的鸣叫声从梦中惊醒。 - 平阶弱絮:指台阶上铺着柔弱的柳絮。 - 厌厌:慵懒的样子。 - 意中人:心上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