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
【注释】 1、“曲”:曲折。 2、“漾”:波纹,荡漾。 3、田田:形容水面宽广。 4、想:比喻。 5、昆明湖:北京颐和园内湖泊的名称。 6、轻舫:小舟。 7、“六月”:指初夏的气候,此时正是荷花盛开时节。 8、许同:好像同意一样。 【赏析】 《曲院风荷》是清朝诗人陈维崧的作品。此诗为咏荷而作,全诗以写景为主,通过描绘湖上的荷塘景色,表现了作者对荷花的喜爱。 首句“几个田田漾细风”
注释: 1. 过蒙古诸部落:指的是作者经过蒙古的许多部落。 2. 猎罢归来父子围:打猎结束后,父子一起围坐在一起。 3. 露沾秋草鹿初肥:秋日的草地上,露水打湿了草叶,而小鹿刚刚吃饱,显得十分肥美。 4. 折杨共炙倾浑脱:在折下的杨柳树下共同烤火取暖,用浑脱(一种酒)作为燃料。 5. 醉趁孤鸿马上飞:趁着喝醉了的机会,骑上马追赶一只孤独的鸿雁。 赏析: 这首诗描述了一幅宁静而和谐的画面
红叶 叠嶂青云放晓晴,乍看红叶一枝横。 徘徊体物难成句,几点玫瑰衬绿琼。 注释: 迭嶂(di3è):层峦叠起的山岭。 青云:青翠的山峰。 放晓晴:指早晨阳光照射下,山峰云雾散去,呈现出晴朗的景象。 乍(zhà)看:突然一看。 红叶:红色的树叶。 一枝横:形容红色的树叶形状像一根横着的枝条。 徘徊:徘徊不前,犹豫不决。 体物:体会自然事物的本质或特征。 难成句:难以用语言表达清晰。 几点玫瑰衬绿琼
【注释】 识路:指熟悉道路,引申为熟悉地方风俗。亡牯:牛犊。东沟西谷边:指山谷之间。 【赏析】 此诗描绘了蒙古诸部落的田园风光和牧民的生活情景。首句写群牛羊在溪边饮水时,不用人牵领;次句写儿童骑马寻找死去的牛犊,而牛犊却仍在东沟西谷边。第三句是说这些牛羊都认得路,不会误走到别处去。第四句写牛羊虽然会认路,但它们仍会走失,因为有时它们会迷失方向。最后一句写牛羊虽然会认路,但仍有走失的时候
【注释】 过:经过。蒙古诸部落:指元代的北方少数民族地区。五岁:五岁时。会骑驼:能够骑上骆驼。乳饼:牛奶做的饼子。乐则那:快乐的样子,乐呵。忽落轻莎:突然掉在细软的草地上。翻得意:高兴得手舞足蹈。揶揄学父:戏耍父亲,形容顽皮捣蛋。天魔:形容动作矫健。 【赏析】 此诗是一首七言律诗,描绘了一个小孩骑着骆驼游玩的情景。首句写这个小孩年纪虽小,却能骑马;次句写这个小孩喜欢吃东西,以牛奶饼为食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能力。 “乘闲策马款禅扉”是说闲时骑马来到寺门前;“流丽千林扬晓辉”是说美丽的景色流溢,使整个山林在早晨都光彩照人;“铺谷轻烟白如絮”是说轻烟铺满山谷,像洁白的云絮一样飘散;“落崖飞瀑响于徽”是说瀑布从山崖上飞泻而下,发出轰鸣之声。这四句都是写自然风光。 “寺犹法性风幡动”是说寺院就像佛家所说的法性,风吹幡动;“室岂维摩花雨霏”是说室内不是维摩诘讲经,而是花雨缤纷
诗的释义 1. 登舟:诗人乘坐船只,开始了旅程。 2. 御舟早候运河滨:在运河边等待船只,准备开始水上之旅。 3. 陆路行余水路循:除了水上,陆路也继续前行。 4. 一日之间遇李杜:一天之内遇到李白和杜甫(这里可能指代两位著名文人)。 5. 千秋以上接精神:与他们的精神相融合或超越千年之上。 6. 麦苗夹岸穗将作:岸边的麦苗即将成熟。 7. 柳叶笼荫絮已频:柳树的叶子遮挡了阳光
【注释】万松寺:即万松岭,位于福建福鼎。白足:指僧人穿着草鞋。两三:二三个。参禅:禅宗的一种修习方式,即“参”。演乘:佛教语。指宣讲佛法或讲经。粥饭:这里指僧人吃的素食。紫衣:僧人所穿的衣服是紫色的。 【赏析】 这是一首题画诗,描写了一位僧人在万松岭上山中修行的生活。 首句“山居白足两三僧”,描绘了一幅僧人在山林中修行的画面。这里的“山居”指的是僧人居住在山上,“白足”指的是僧人穿着草鞋
【注释】三月:指春天。烟花:指花灯。古所云:古人的记载。扬州:今江苏省扬州市,唐时为扬州府所在地。管弦:音乐乐器。还淳:恢复古代淳朴风气。拟欲:想打算。申明:明令宣布。禁:禁令。翻殃:反而带来灾祸。 【赏析】《天宁寺行馆杂咏》:此诗作于元代至元年间(公元1335年—1340年),作者任扬州路总管。这首诗是作者在扬州的天宁寺行馆中所作的杂咏,主要抒写他对扬州繁华盛景的留恋之情和对当地百姓生计的担忧
木兰祠 克敌垂成不受勋,凛然巾帼是将军。 一般过客留吟句,绝胜钱塘苏小坟。 注释: 克敌垂成(kè fí chuí chéng):指战斗即将取得胜利时,因某种原因未能完成预定目标,但最终成功完成了任务。 凛然巾帼(lǐn rán jīn gǔ):形容女子英勇无畏,刚烈如男性。 绝胜钱塘苏小坟(jué shèng qiān táng sū xiǎo fén):比喻胜过其他任何地方或人的事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