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舟早候运河滨,陆路行余水路循。
一日之间遇李杜,千秋以上接精神。
麦苗夹岸穗将作,柳叶笼荫絮已频。
最是篷窗心惬处,雨晴绿野出耕人。

诗的释义

  1. 登舟:诗人乘坐船只,开始了旅程。
  2. 御舟早候运河滨:在运河边等待船只,准备开始水上之旅。
  3. 陆路行余水路循:除了水上,陆路也继续前行。
  4. 一日之间遇李杜:一天之内遇到李白和杜甫(这里可能指代两位著名文人)。
  5. 千秋以上接精神:与他们的精神相融合或超越千年之上。
  6. 麦苗夹岸穗将作:岸边的麦苗即将成熟。
  7. 柳叶笼荫絮已频:柳树的叶子遮挡了阳光,使柳絮落下更加频繁。
  8. 篷窗心惬处:坐在船篷窗前,心情愉悦。
  9. 雨晴绿野出耕人:雨后天晴,田野上出现了耕作的人。

译文

登上船,早早地在运河边等候,除了水路,陆地也继续前行。
一天之内,我有幸遇到了李白和杜甫,我们的精神可以超越千年之上。
河岸边的麦苗即将成熟,柳树的叶子遮住了阳光,柳絮落下更加频繁。
最是坐在船篷窗前,心情愉悦的地方,雨后的晴天,田野上出现了耕作的人。

赏析

此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景色与人文活动相结合的画面。诗中通过“登舟”这一动作,引出了旅行的主题,并通过对比陆、水两个方向的活动,表达了诗人对于旅行途中不同体验的期待和感悟。

首句“御舟早候运河滨”,不仅点明了诗人出发的时间和地点,还暗示了此行的目的——利用运河的水运优势,进行一次快速的旅行。接着,“一日之间遇李杜”,则展现了诗人在有限的时间内,能够遇到的文学巨匠,这种意外的邂逅,既是一种幸运,也是一种对知识和文化追求的象征。

诗中多次提及自然景观,如“麦苗夹岸穗将作”,“柳叶笼荫絮已频”,这些细腻的描写不仅增添了诗的情感色彩,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界变化的敏感和热爱。特别是“篷窗心惬处”,这句诗更是捕捉到了一种心灵上的满足和平静,体现了旅途中的小确幸和心灵慰藉。

“雨晴绿野出耕人”,则是将自然美景与人类活动巧妙结合的一笔,既展示了自然的生机勃勃,也映照出了人间烟火的温暖。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生活、自然和文化的深刻理解和美好感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