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辰晓出凤城垣,烟市灯棚景物繁。
甲午今年新甲子,春舆此日驻春园。
璇霄瑞气霏银粟,姬室徽音奉寿萱。
吉旦王师兹进剿,月闻三捷吁天恩。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新正恭奉皇太后幸御园之作”
- 诗意解读: 这句话描述了皇帝在新年之际,恭敬地迎接皇太后来到御花园的情景。这里的“新正”指的是新年,而“皇太后”是皇帝的母亲,这里特指其母。
- 译文: 新年伊始,恭敬地迎接皇太后来到御花园。
- 注释: “新正”指新年的第一天,“皇太后”是皇帝的母亲。
-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新年时皇帝对母亲的尊敬和孝顺之情。诗中通过描述皇帝迎接皇太后的场景,展现了皇权的尊严和孝道的传统美德。
2. “撰辰晓出凤城垣”
- 诗意解读: “撰辰”可能是指选择吉日,“晓出凤城垣”则描绘了皇帝清晨离开京城的场景。
- 译文: 选择吉祥的日子清晨离开京城的皇宫。
- 注释: “撰辰”意为选择吉利的日子,“凤城垣”指的是京城的城墙。
- 赏析: 此句表达了皇帝为迎接皇太后而精心选择吉日的仪式感。清晨离开京城的描写,增添了一种庄重而祥和的气氛。
3. “烟市灯棚景物繁”
- 诗意解读: “烟市灯棚”形容城市中的繁华景象,“景物繁”则说明景象丰富多样。
- 译文: 城市中的烟市灯棚灯火辉煌,景物丰富多彩。
- 注释: “烟市”指烟雾缭绕的市场,“灯棚”是照明设施,“景物繁”意味着丰富的景色。
- 赏析: 这句诗描绘了城市的热闹和繁荣,以及节日气氛的浓厚。诗人通过这些细节的描绘,使读者仿佛置身于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都市之中。
4. “甲午今年新甲子”
- 诗意解读: “甲午”和“甲子”都是干支纪年法,这里用来表示今年是农历甲午年。
- 译文: 今年的日期是甲子日。
- 注释: “甲午”和“甲子”是中国古代的两种干支纪年方法,这里用来形容今年的具体日期。
- 赏析: 这句诗通过干支纪年法,简洁明了地指出了当前年份,体现了古人对时间的独特计算方式,同时也反映了古代人对时间的珍视和尊重。
5. “春舆此日驻春园”
- 诗意解读: “春舆”指的是春天的车驾,“驻春园”则意味着在春天的园中休息。
- 译文: 春天的车驾在这个日子停留在春天的园中。
- 注释: “春舆”指的是春季的车辆,“春园”是春季的园林。
- 赏析: 这句诗描绘了皇帝在春天的某个特定日子里,选择在春天的园中休息的场景。这种选择不仅显示了皇帝对自然的亲近,也反映了他对生活的一种品味和追求。
6. “璇霄瑞气霏银粟”
- 诗意解读: “璇霄”通常指的是天空,“瑞气”则是吉祥的气息,“霏银粟”形容这种气息如细雨般纷纷扬扬。
- 译文: 天空中弥漫着吉祥的气息,如细雨般纷纷扬扬。
- 注释: “璇霄”指的是天空,“瑞气”是吉祥的气息,“霏银粟”形容如细雨般纷纷扬扬。
- 赏析: 这句诗通过对天空中祥瑞气息的描述,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美好的氛围,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和皇帝的尊贵。同时,“霏银粟”这一形象生动的比喻,也使得整首诗更加富有诗意和美感。
7. “姬室徽音奉寿萱”
- 诗意解读: “姬室”指的是皇室,“徽音”指的是美好的声音或言辞,“奉寿萱”则是指敬献长寿的祝福给萱草(忘忧草)。
- 译文: 皇帝向皇室敬献美好的声音或言辞,以祝福长寿的萱草。
- 注释: “姬室”指的是皇室,“徽音”指的是美好的声音或言辞,“奉寿萱”则是以美好的声音或言辞来祝福长寿的萱草。
- 赏析: 这句诗通过描绘皇帝向皇室敬献美好言辞的场景,表达了皇帝对皇室成员的尊重和祝福。同时,萱草作为忘忧的象征,也寓意着皇帝对国家和人民的关怀与祝福。整体来看,这句诗既体现了皇帝的仁爱之心,也展现了皇家的威严与荣耀。
8. “吉旦王师兹进剿,月闻三捷吁天恩”
- 诗意解读: “吉旦”指的是吉祥的一天,“王师”指的是军队,“兹进剿”指的是这次进剿行动,“月闻三捷吁天恩”则是指每月都有好消息传来,请求上天赐予恩典。
- 译文: 在这吉祥的日子里,王师发起进剿行动,每月都有好消息传来,请求上天赐予恩典。
- 注释: “吉旦”指的是吉祥的一天,“王师”指的是军队,“兹进剿”指的是这次进剿行动,“月闻三捷吁天恩”则是指每月都有好消息传来,请求上天赐予恩典。
- 赏析: 这句诗表达了皇帝在吉祥之日对军队的支持和鼓励,以及对胜利的期待和祈祷。这种场景不仅展示了皇帝的英明决策和对军队的信任,也体现了古代中国对于战争胜利的重视和对胜利者的尊崇。同时,这也传达了皇帝对于国家的关心和对未来的美好祝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