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结
二风诗十篇,治风诗五篇其三至劳 《大雅·甫田》篇有“二风”和“三风”,其中《甫田》是一首反映农事的诗。“治风”是指治理时政的诗。这里指《甫田》中的第三篇。 至哉勤绩,不盈不延。 多么伟大的业绩啊!不贪心则能长久。 谁能颂之,我请颂焉。 谁能歌颂这些呢?请让我来歌颂它。 于戏劳王,勤亦何极。 君王啊,勤劳到底有什么极限呢? 济尔九土,山川沟洫。 治理好九州大地,治理好山河沟渠。 至哉俭德,不丰不敷
零陵郡北湘水东, 浯溪形胜满湘中。 溪口石颠堪自逸, 谁能相伴作渔翁。 注释解释: - 零陵郡北湘水东:描述了地理位置的基本情况,零陵郡位于湖南北部,湘水发源于此处。 - 浯溪形胜满湘中:表达了浯溪在湘水中的位置及其自然风光的美丽。 - 溪口石颠堪自逸:描绘了溪口附近的石头上,可以独自享受宁静和自由的情景。 - 谁能相伴作渔翁:反问句式,表达了作者想要寻找一位志同道合的人共同度过闲暇时光的愿望
【注释】 ①欸乃曲:古时南方少数民族的民间歌曲。“欸”是吟咏的意思,“乃”是唱。②偏存名迹在人间:意谓自己的名字和事迹还留在人世。③顺俗与时未安闲:意谓随顺世俗,没有安定下来。④大官:指高官显宦。⑤扁舟却入九疑山:意谓驾着小船回到九疑山隐居去了。 【赏析】 《杂曲歌辞·欸乃曲》是一首反映隐士不慕荣利,归隐山林之作。诗人借题发挥,自述心迹。 诗的开头两句说:“偏存名迹在人间,顺俗与时未安闲
诗句释义为: 石宫春云白,白云宜苍苔。 拂云践石径,俗士谁能来。 译文为: 春天的石宫云雾缭绕,洁白如雪;白云适宜生长苍苔。石径上拂动着云气,寻常的世人又怎能前来? 关键词注释为: 1. 石宫:指的是山间的洞穴或岩石上的建筑,这里指一种自然景观。 2. 春云白:形容春天的云彩清澈洁白。 3. 拂云:轻轻掠过云层。 4. 苍苔:指长在岩石上覆盖着青苔的植物,通常呈灰绿色。 5. 寒水:冷清的水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此诗是咏石宫的,描写了夏日石宫的景色。“石宫夏水寒,寒水宜高林”的意思是,石宫在夏天的江水也显得寒冷,因为这里的江流适宜生长高大的树木。“远风吹萝蔓,野客熙清阴”的意思是,远处吹来的风带着藤萝的蔓叶,给野人们带来了凉爽的树阴。 【答案】 译文:石宫在炎炎夏日的江水也显得寒冷,因为这里的江流适宜生长高大的树木;远处吹来的风带着藤萝的蔓叶,给野人们
【注释】 石宫:指石屋。四咏:指《冬日》、《暖日》、《晨光》和《水雾》。逸者:闲散的人。眠:安睡,睡觉。 【赏析】 这首诗写石屋冬天的景色,以四景为题,分别描写石屋在冬日里的情景。 “石宫冬日暖”,这是写石屋内的温暖景象。冬天的寒冷使石屋显得更加幽冷,而石屋却有着一种温暖如春的气息,让人感到舒适。 “暖日宜温泉”,这两句是说冬日的温暖使得这里适宜于泡温泉。冬天泡温泉是一种很惬意的事情
【注释】杂曲:古代乐曲的通称。欸乃:船夫边划桨边唱的调子,是船歌的一种。湘江:流经湖南省境内的一条大河,在湖南、广西两省区之间。平阳戍:指湘江边上的一座小城,为古时的军事要塞。守吏:守卫的士兵。姓名:人的姓氏和名字。 【赏析】这是一首写湘江夜景的诗。诗人描绘了一个宁静而优美的夜晚,月色明亮,春风拂面,正是夜航的好时机。船夫们唱着欢快的歌,一边划桨,一边歌唱,其乐融融。正当他们欢歌之际
千里枫林烟雨深,无朝无暮有猿吟。 停桡静听曲中意,好是云山韶濩音。 注释:千里之外,枫林在烟雾缭绕的深处,无论是早晨还是傍晚都有猿猴的鸣叫声回荡。我停下船来静静地听着这些曲子,心中非常满足。那些悠扬的歌声就像是大自然的美妙乐章,让人心旷神怡。 赏析:此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面。诗人以“枫林”为背景,通过“烟雨”、“猿吟”等意象,营造出一种宁静、幽远的氛围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作品。它描绘了诗人在山中游览,对自然美景的赞叹之情和对世俗生活的反思。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1. 无为洞口春水满,无为洞傍春云白。 【注释】 - 无为(wú wéi):这里指“没有做什么”。 - 无为洞口(wú wéi kǒng dòng):即无为寺,位于今陕西省户县境内,因寺内有一石门而得名。 - 春水满:春天里的溪水涨满了。 - 无为洞旁:即无为寺旁的山洞
【赏析】:本诗写无为观的山水环境,以及道士们修炼的情景。 首联“九疑山深几千里,峰谷崎岖人不到”,点出无为观所在之九嶷山,山势高峻,峰谷险阻,人迹罕至。“九疑”即指此山。 颔联“山中旧有仙姥家,十里飞泉绕丹灶”,描绘了无为观附近的景色。这里既有仙人居住的地方,又有飞泉环绕的仙炉,给人一种神秘莫测的感觉。 颈联“如今道士三四人,茹芝炼玉学轻身”,“如今的道士”是指作者所在的那个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