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藻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诗中某一句或某一联运用了什么样的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等,然后依据题目要求圈出诗句,再结合注解进行赏析即可。答题时可分三部分:①先指出诗句的手法,再结合具体内容分析作用及效果;②点出诗句所营造的意境;③最后点出情感。 此题要求对这首诗逐句释义
【诗句释义】: 洞仙歌,词牌名。此词上片写女子对往昔恋情的怀念;下片则写女子思念丈夫,盼其归来。 花窗细读,十年前名句:在小窗前仔细地读着那些流传了十年的诗词名句。 一瓣香曾为君炷:你曾经点燃一炷香来表达对你的思念之情。 甚空空妙手,绣出鸳鸯:你的手法多么巧妙,竟能将鸳鸯绣成如此美妙。 谁通道、肯把金针度与:又是谁能够将金针传授给你呢? 才华清似水,脱口轻圆:你的才情清澈如水
暗香 是花是竹。有叶分个字,香含皱玉。种傍粉垣,小样娟娟数丛绿。空谷佳人自倚,笼翠袖、肌肤生粟。料不为、去去春光,芳意碎如蹙。 梅熟。雨又足。似未坼柳绵,那怕风逐。晓禽乱扑,红豆相思几时啄。长记瑶瓶供养,伤岁暮、寒盟难续。试看取、开遍也,一枝怨独。 译文注释 1. 暗香:指梅花。“暗”字点明此词为咏梅之作,“暗香”二字则暗示了梅花的香气。 2. 是花是竹:指梅花。 3. 有叶分个字
【注释】 一杯婪尾香边酒:一杯酒在黄昏时分的余光中,散发着香气。婪尾,是古代的一种计时方式,用铜壶盛水以滴水计算时间,一昼夜有12时辰,即夜半子时到鸡鸣卯时是上半夜,午时到鸡鸣辰时是下半夜。所以“婪”指的就是“晚”。“香”指的就是“残阳”。 花事无何有:花开花落有什么可值得留恋的呢?“何有”,没有什么。 今年忘了送春词:今年的春天我忘记了写什么送别春天的词了。 春短春长难道没人知
点绛唇 庭院秋清,木樨开谢人幽独。馀花簌簌,把卷花前读。 浅碧罗杉,称体新妆束。西风扑,一肩香玉,皴起黄金粟。 注释:庭院的秋天显得格外清新凉爽,桂花已经凋谢,只剩下一个人孤独地站在那里沉思。周围的花儿纷纷落下,仿佛在低声诉说着什么。她拿起书卷坐在花旁阅读。穿着淡绿色的衣衫,打扮得十分美丽动人。西风吹来,衣襟飘动,如同披上了一层金色的光芒,使她看起来更加优雅迷人。 赏析
【注释】 疏影:词牌名。又名“疏影过春烟”。双调一百零二字,上片四句,下片五句,前后片各两平韵。此为小令。东风点笔,似描来倩影,刚晕浓碧。 大叶烟疏,小朵香迟,胭脂未染颜色。红妆面面何曾见,错认作、翠钿抛掷。一两丛、移近南墙,好待卷帘人立。 花前:泛指花丛之前。秋千坼(chè)遍了,撩鬓无力。不借春阴,不到秋阴,闲杀绿草诗客。断肠欲寄回文锦,奈几缕、朱丝难织。最可怜、低覆凉阶,怕照半痕斜日。
硾碧偏多样子,砑红也费工夫。何如鸦嘴斸金锄。种出凉蕉万树。 注释:硾碧(yīn bì):一种深绿或浅绿的草,叶似苔藓,常生在石头上。 偏多样子:指颜色偏绿的样子。 砑红:指红色颜料,此处用来形容颜色鲜艳。 何如:哪里比得上,用来作比喻或反问语气。 鸦嘴:形容像乌鸦一样的嘴,这里指形状奇特的锄头。 斸(dù):用锄头掘地。 金锄:用金子做的锄头,形容非常珍贵。 题叶新诗遍写:在叶子上题写了新诗。
注释: 1. 江城梅花引:这是一首以西湖为背景,描绘采莲、采菱、采莼的诗句。 2. 湖水碧罗罗:形容湖面波光粼粼,如同碧绿色的罗纹。 3. 采莲歌:采莲人的歌声。 4. 采菱歌:采菱人的歌声。 5. 鸡头侬未省:这里的“鸡头”指的是鸡头莲,是一种常见的水生植物,而“未省”则表示没有意识到或者不记得的意思。 6. 有田田、叶许多:这里的“田田”形容鸡头莲的叶片,而“叶许多”则是说有很多叶子。 7.
柳梢青 不索烧茶。一重帘卷,几折阑遮。杨柳楼台,桃花世界,燕子人家。东风幅幅纱窗,望翠袖、非耶是耶。鹦鹉前头,秋千背面,没处寻它。 注释:不必费心去烧茶。一道窗帘轻轻卷起,几道栏杆挡住视线。柳树的枝叶摇曳着,像楼台亭阁;桃花盛开的世界,像燕子栖息的窝。微风吹动纱窗,仿佛看到美人的袖子,究竟是真的还是幻景?鹦鹉前面,秋千背后,到处找不到它们了。 赏析:这首词写春日景色和闺中女子的思念之情
祝英台近 水西楼,城北路。渔唱起烟浦。楼外青山,山外夕阳补。楼前几扇疏蓬,一枝横竹,又翻出、滨洲新谱。 月华吐,此境绝少人知,除非问鸥鹭。鬲指声清,圆沙梦难作。分明镂雪团香,搓酥滴粉,便贳酒、旗亭应赌。 【注释】 1. 水西楼:在今江苏扬州市西北。2. 城北路:在今江苏扬州市东北。3. 烟浦:泛指江边。4. 青山:即“青天”。5. 夕阳补:指夕阳斜照。6. 疏蓬(péng):稀疏的芦苇丛。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