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藻
满江红·西湖咏古十首其七 孤山林和靖 世外高风,瘾君子、当年和靖。早占却、湖天一角,水窗烟径。残雪断桥寒著屐,夕阳孤屿春回艇。问几生、修得到梅花,先生聘。 云木下,钩辀听。图画里,笙歌屏。甚泉香荐菊,可曾消领。石老苔荒仙鹤梦,横枝小朵诗人影。月明中、我欲抱琴来,青山应。 赏析: 《满江红·西湖咏古十首其七》是南宋著名词人辛稼轩的作品。这首词以西湖景色为背景,通过对西湖美景的描绘
【解析】 此词是苏轼《西湖咏古十首》其六,词中描绘了苏堤上的杨柳,表现了苏东坡与友人的游赏之乐。“三两处”“千万首”,写苏堤上柳树之多、柳树之美,突出苏堤之长、柳色之美。“记年时放鸽”二句,化用唐人崔信明《和王昌龄诗》“柳枝百尺拂云台,翠翘千朵舞风回。年年寒食城西陌,日日秋千架下催”诗意,写出了苏堤上杨柳随风起舞,似在向人们展示着苏堤的美景。结尾“试参寥、泉水碧无痕,茶香熟”,点出作者以茶会友
注释: - 圆:圆形,这里可能是指粟的形态。 - 斫(zhuó):砍削,这里可能是指将粟粒从谷壳中分离出来。 - 两臂:指双手,这里可能是指用双手来操作。 译文: 我正在用双手将粟粒从谷壳中分离出来,每一颗粟粒都显得十分饱满和金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农人劳作的场景,他正用双手将粟粒从谷壳中分离出来。这里的“圆”可能是指粟的形状,而“斫”则可能是指用刀斧之类的工具来砍削粟粒
诗句释义及注释: 1. 血战中原,吊不尽、忠魂辛苦。纷纷见、旌旗北指,衣冠南渡。半壁莺花天水碧,十围松柏云山古。最伤心、杯酒未能酬,黄龙府。 - "血战中原":形容岳飞在中原地区进行激烈的战斗,用血书写历史。 - "吊不尽、忠魂辛苦":无法完全哀悼那些忠诚于国家的士兵,他们的牺牲是辛苦的。 - "纷纷见、旌旗北指,衣冠南渡":见到北方的敌人不断南下,而自己的国家则向南迁徙,形势艰难。 -
这首诗是南宋词人辛弃疾的《满江红·西湖咏古十首其八葛岭葛稚川》。 全诗如下: ``` 满江红 · 西湖咏古十首其八葛岭葛稚川 句漏当年,早金鼎、丹砂九转。无人识、人间仙令,人家仙眷。碧雾衣凉风蝶舞,红莲饭熟荷蜂幻。看初阳、台上又斜阳,苔花满。 占一角,湖山半。望两朵,罗浮远。笑曼都未醉,流霞注碗。古井照星云母冷,灵泉浴日玻璃暖。想天坛、明月鹤归来,吹鹅管。 ``` 译文: 当年句漏之地
【注释】 庭院深深:庭院深重,指庭院的门户很深。芳草碧:绿草如茵。小影凌波:小影子在水上轻轻荡动。唼絮(shà xù)鱼儿识:水鸟在水中吞食着浮萍和细柳条等水生植物。春水池塘三两尺:春天的水塘只有三、四尺宽。晓妆照见倾城色:早晨的妆容照在水面上,映出美女的倾城之颜。缕风:微风。钓丝:钓鱼用的线。白玉搔头立:白色的鱼网像鱼头一样直立。畹地:指庭院中的一片空地。垂杨:杨柳。无气力:无力
这首诗是南宋时期著名词人辛弃疾在《满江红 · 西湖咏古十首》中的第一篇,以咏古的手法抒发了对国家兴亡的感慨。 下面是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1. 雪窖刀环:形容宋高宗赵构在金兵入侵后,曾一度逃到江南,躲避战火,其时环境艰苦如冰雪之窖。 2. 只说道、两宫无恙:表示宋高宗和他的妻子张氏(孝宗皇帝的母亲)都安然无恙地度过了艰难岁月。 3. 偏安世界,承平气象:意指宋高宗虽然偏安一隅
诗句解读 1 名宦来游,是第一、西湖知己。平桥外、芳堤界断,江流无际。桂子天香秋冷淡,繁弦脆管春排比。郡亭中、欹枕看潮头,诗成未。 - 这句描述了诗人作为官员第一次来到西湖,被这里的美丽景色深深吸引,感到十分高兴和自豪。平桥外的堤坝将江流分隔,江水无边无际地流淌。秋天的桂花香气清雅,但感觉有些凄凉;春天的乐器声清脆悦耳,却让人感到有些浮躁。在郡府中的亭子里,他倚靠在枕头上看潮涨潮落的景象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综合赏析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必须把选项内容与诗句相对照,然后结合相关的内容进行分析。此题中“王气钱塘”,“天府丹书京洛赐”, “是耶非,还我旧山河”等词句都体现了作者的爱国情怀;“飞龙舞凤,保障得”、“天府丹书京洛赐,名碑玉局行人诵”两句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 【答案】 译文:钱塘的帝王之气,就像一样,飞龙在天上舞,凤凰在地下飞翔。他保护的地方有十四处
【诗句原文】: 满江红 · 西湖咏古十首其四翠微亭韩祈王(1) 【注释】: - 胆落强金:形容人非常勇敢。 - 黄天荡、楼船飞绕:形容战船在宽阔的水域上来回航行。 - 雨点样、打来征鼓,玉纤花貌:形容雨点像打在鼓上一样,而玉纤花貌则形容女子美丽的面容。 - 名并千秋思报国:意思是他的名声可以流传千秋万代,而他最大的心愿就是为国家做出贡献。 - 狱成三字悲同调:意思是他在监狱中度过了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