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世贞
诗句如下:更漏子,楚天低, 楚天低,云叶莹。飞过画楼还凝。兰口蹙,雪牙攒。一声春月寒。 译文如下:楚天的低垂,云朵的轻盈,如诗如画的景致让人心醉。 灯才荧,香初烬。又被子规催紧。最是你,柰何人。临歧波眼频。 赏析如下:本词描绘了一幅离别的场景,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情的表达,展现了离愁别绪的情感。上阕写室外景象,渲染了凄凉的氛围,为下文的情感发展做了铺垫。下阕则转入室内,通过描述女子的表情和动作
【注释】: 1. 丑奴儿令:词牌名。 2. 春情:词题。 3. 落英堆砌无人管,几点蔫红:指花瓣落在堆积如山的落叶之中,无人去理会。 4. 偷入:偷偷地进入。 5. 要与多情诉晚风:要向晚风倾诉自己的感情。 6. 鸳鸯被冷惊春睡:被鸳鸯被(被子)裹着,因为寒冷而惊醒了春天的梦。 7. 羞把菱花铜:羞于用菱花镜(古代女子梳妆用的镜子)来照面。 【译文】: 花瓣散落在堆积如山的落叶之中,无人去理会
眼儿媚·春愁 青草茸茸正芳柔。 倩雨酿春愁。 问愁几许,刚来一寸,眼底眉头。 少年无限人间事,抛掷向东流。 而今只办,三杯软饱,涂抹穷愁。 注释: 1. 青草茸茸:形容草长得茂盛,青翠欲滴。 2. 倩雨酿春愁:指春雨似乎能酿出人的愁绪。 3. 问愁几许:询问自己的愁绪有多少? 4. 刚来一寸:刚来时愁绪刚刚涌现,像一寸一样细小。 5. 眼底眉头:指忧愁已经布满了眼圈和眉头。 6.
【译文】 洞庭湖的枫树飘落,像胭脂一样冷艳。秋菊盛开,香气袅袅。 小船在水面上荡漾。 任凭霜风把船儿吹得自由自在漂浮。 绿色的蓑衣底裹着寒云般细密的水珠, 蒲草垫子上面堆满螃蟹的残壳。 缸里新酿的酒散发着诱人的香气。 即使有秋风传来凄切的哀鸣声也不足以让我产生忧愁。 【赏析】 此词以写景为主,通过写画中之景来抒写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上片开头三句写洞庭湖上的枫叶已落下,一片胭脂般的红艳
【注释】: 百尺楼,指高耸入云的太白楼。太白楼在长安(今西安)东南。星汉,银河。夸雄观,指夸耀自己的豪气壮志。狂李白,李白自号青莲居士;又自称太白星君。千秋色,意喻诗人的豪情逸兴。乾坤一酒徒,意喻诗人以诗酒为伴。 【赏析】: 《菩萨蛮·太白楼作》,是唐代大诗人李白的作品。此词描写了李白登临太白楼时的所见所感。上片写登楼所见之景,下片抒写作者之志。全词格调豪放,语言清新自然,形象鲜明生动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白杨长映孤山碧。碧山孤映长杨白。 - 译文:长长的白杨树倒映着孤山的碧蓝,而孤山又映衬着这棵白杨树的白色。 - 注释:白杨树、孤山、碧山、长杨、白杨树、孤山、碧蓝、映照。 - 赏析:此句通过视觉意象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山水画面,强调自然景色的和谐美。 2. 春暮别伤人。人伤别暮春。 - 译文:春天即将结束,让人感到伤感;而离别则让这种伤感更加深重,到了暮春时节。
【注释】 断风:断续的秋风。依约:隐约的样子,这里指隐约地、断断续续地。砧声:古时妇女捣衣用石制的捣杵,击打在砧子上发出的声音。乱砧:形容秋风吹过,砧声杂乱。愁约:忧愁之情。依风断:仿佛是随着秋风而断,即随风飘散。 无语:没有说话。对灯孤:对着灯光显得孤单。孤灯:只有一盏孤灯。对语无:对着灯也没有语言可说。 冷香:幽香。留去影:留下了香气。影去:香气消散后留下的影。留香冷:香气已消,但余香仍留
减字木兰花 杨花无语。昨夜月明今夜雨。 斜拂征鞍。不问行人便折看。 杨花且住。山鸟不啼春已暮。 试上章台。唯有东风依旧来。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抒情的词。词人以杨花为媒介,表达了自己的情感和心境。 上片开头“杨花无语”,是写杨花在风中摇曳,仿佛有话要说却又说不出口的样子;“昨夜月明今夜雨”是写杨花在夜幕下飘荡,被雨水打湿了花瓣,显得有些落寞和伤感;“斜拂征鞍”是写词人骑马行走在道路上
【注释】 1. 减字木兰花:词牌名,又名《木兰花慢》《浣溪沙》《木兰花引》等。 2. 杨花乱起:杨柳絮漫天纷飞。 3. 摇荡春光千万里:形容柳絮漫天飞舞的景象。 4. 无限长条:无边无际的柳树枝条。 5. 牵惹行人东陌桥:柳絮随风飘动,牵动着过客的心情。 6. 也有暮鸦来借问:也有傍晚的乌鸦飞来询问(为什么)。 7. 且管生前:暂且不管(生死之间的事情)。 8. 身后浮萍最可怜:但要知道
张平子清标冠吴趋,张伯起,即张平子。吴趋:吴国的音乐。《汉书.礼乐志》“吴趋”作“吴歌”。《宋书.乐志一》作“吴声”,注云:“其始与秦、汉间诗杂出,并建安中叶以后所作也。”《文选》李善注引《古今字诂》:“趋,音渠,古通语也。言吴国之音也。”夷然忘四愁,夷然:安然的样子;愁:忧愁。夷然:安然自得的样子。 夷然忘四愁,不复赋三都:忘记了忧愁,不再去写《三都赋》。《三都赋》:东汉班固所作的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