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金清
红线取盒 青衣奇计破阴谋,一夕行踪过数州。 方镇已成尾大势,女儿能解主深忧。 髻鬟队里无人识,兵仗丛中看盒收。 巾帼从来侠气少,功成身隐更难求。 注释: 红线取盒:指一个女性英雄用智慧和勇气解决困境的故事。 青衣奇计破阴谋:女性以巧妙的计划打破了敌人的阴谋。 一夕行踪过数州:一夜之间行程遍及数州。 方镇已成尾大势:地方势力已经无法挽回败局。 女儿能解主深忧
解析: 诗句解读与注释: 1. 潼关 - 潼关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关隘,位于中国陕西省。 2. 严城锁钥界西东 - 潼关作为军事要地,是防守西部和东部的重要门户。“锁钥”意味着关键或重要的地方。 3. 百二秦关自古雄 - 用成语“百二秦关”来形容潼关的重要性,表示其历史上一直非常强大。“自古雄”指的是自古以来就非常强盛。 4. 一线盘旋千级蹬 - 描述潼关地形的复杂性和陡峭
【解析】 此诗写诗人过太行山,一路欣赏风景。首句“晓行霁色豁吟眸”,描写了诗人清晨在阳光照耀下,行进于太行山的途中,雨后初晴的景致开阔了他的心胸,也开阔了他的眼目。次句“扑面征程雨后收”,写诗人在雨过天睛之后,看到了山峦连绵起伏,气势磅礴的太行山。最后两句“最是太行看不厌”,点明了题意,太行山虽然雄伟壮丽,但诗人却觉得越看越美,越看越有味道,甚至走累了,还要回头再看一看。 【答案】 译文
【解析】 题吴荻垣所绘风晴雨雪斗方图四首 其四 此诗写诗人欣赏一幅斗方图,从图中看到“万树梅花雪一庐”,不禁感慨万千。全诗以景入诗,情景交融,意境悠远,富有哲理性。 其一: 译文:诗人欣赏一幅斗方画(一种小尺寸的绘画),画中是一片雪景(即下雪),而画中的小屋也覆盖了一层薄薄的积雪,仿佛在寒光中更显得孤寂。 其二: 译文:诗人欣赏一幅斗方画,画面中是风和日丽的天气,阳光照耀着大地万物
```text 天上佳期夜未阑,故园秋到井梧寒。 红楼思妇天涯客,一样银河两地看。 --- 注释: 1. “天上佳期”:指牛郎织女在天上的约定相会。 2. “夜未阑”:夜晚还未结束。 3. “故园秋”:指诗人的故乡在秋天。 4. “井梧”:井边梧桐,常用以比喻故乡或家园。 5. “思妇”:思念远方丈夫的女子。 6. “天涯客”:漂泊他乡的旅人。 7. “银河”:指天上的银河,象征爱情和分离。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分析概括能力。解答此题,要结合全诗,理解诗歌的意象,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同时还要注意注释的提示。如:残暑,暑气未尽(“暑”通“暑”,炎热的意思)。茅檐,茅屋的屋檐。高咏,高声吟诵。秋风,这里指代时事或形势。 【答案】 秋日,即景抒情之作。诗人以清幽的庭院为背景,描绘了一幅优美的画面:碧绿的梧树,翠绿的竹林,水窗明澈。在这清凉宜人的秋意中
十年戎马戍天山,笑看吴钩虏血殷。 昨夜西风茅屋里,梦中犹自唱刀环。 注释:在天山守卫了十年,看着敌人的鲜血染红大地;昨晚西风吹过茅屋,我在梦中还高唱着《胡茄十八拍》。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益的作品。诗人回忆十年前的征战经历,感慨万千。诗中通过对比过去和现在的战争场景,表达了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和对战争带来的痛苦的回忆。同时,诗人也在通过梦境的形式,抒发自己的情感。 首句“十年戎马戍天山”
【注释】 寥寥:空旷的样子。阴符:古代兵法,相传是黄帝所授。 凉月:秋夜的月光清冷、皎洁,如水银般的白色。 赏析: 这是一首反映作者孤独寂寞生活的诗。 首句写秋日天空中的大雁,它们在广阔的天地中飞得很孤单。第二句说树梢上挂着的银河也显得十分淡薄。第三句写自己因思念妻子而难以入眠,只好点起油灯挑灯夜读兵书《阴符》。 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对妻子深深的思念之情,同时也反映了当时战乱频繁
【注释】: 新凉:刚洗过澡,身上觉得凉。妆:梳头。觉衣轻:感觉衣服变轻了。更喜:更喜欢。庭前竹榻:庭院前的竹床。漫道:不要说。无乐趣:没有乐趣。萤光虫语:萤火虫的鸣叫声。总诗情:总归是诗意的情感。 【赏析】: 《秋日即事五首》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组诗作品。此为第三首。此诗以“新凉”、“庭前”等景物描绘出一幅清幽的秋日景致,并借写萤火虫、虫声,抒发了诗人对秋天的喜爱之情。 首联“新凉妆罢觉衣轻”
华山 万里遨游不计程,长亭柳色系离情。 一鞭斜月华阴道,贪看名山缓缓行。 【注释】 万里遨游:指游览遍天下的名山大川。“万”是虚数词,不是确数。 长亭柳色:指长亭的杨柳。“长亭”,古时设在驿道旁的亭子,供行人休息用。“柳色”代指春天景物。 系离情:牵挂别离的愁绪。 一鞭斜月:指骑在马背上。“斜月”指月亮偏西,“鞭”指马鞭。 华阴:地名,在今陕西省华阴市。“华阴道”即通往华山的路,“华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