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山甫
酬刘书记一二知己见寄 见说金台客,相逢只论诗。 坐来残暑退,吟许野僧知。 自喜幽栖僻,唯惭道义亏。 身闲偏好古,句冷不求奇。 晦迹全无累,安贫自得宜。 同人终念我,莲社有归期。 注释: 见说金台客:听说你是来自金台的客人。 见说,听闻。 金台,地名,在今陕西铜川市境内,这里指诗人所在地。 相逢只论诗:只是谈论诗作。 相逢,相遇。 论,评论。 只,仅仅、只有。 余晖,阳光照射大地的余光。
【注释】 柳带东风一向斜,春阴澹澹蔽人家。 有时三点两点雨,到处十枝五枝花。 万井楼台疑绣画,九原珠翠似烟霞。 年年今日谁相问,独卧长安泣岁华。 【赏析】 这是一首咏史伤今的诗作。全诗以咏史伤今为主旨,通过对历史与现实的对照,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时事的感慨。 “柳带东风一向斜,春阴澹澹蔽人家。”此句描绘了一幅春天的景象:柳树随着东风而倾斜,春日的阴霾笼罩着大地,遮蔽了人们的身影
诗句原文: 强扶柔态酒难醒,殢着春风别有情。 公子王孙且相伴,与君俱得几时荣。 翻译: 我勉强支撑着柔弱的身姿,却无法从酒中醒来,被春风轻轻拂过,心中却充满了不同的感情。 公子王孙们,让我们陪伴在您身边,与您一同享受这短暂的荣耀时光。 注释: 1. “强扶柔态酒难醒”:这里的“强扶”表达了一种挣扎的状态,尽管身体疲惫,但仍然想要振作起来;“柔态”则描绘了诗人身体的柔弱状态
诗句释义: - 石砌蛩吟响:形容厅堂中石头砌成的地面发出蟋蟀的鸣叫声,增添了一种幽静的氛围。 - 草堂人语稀:草堂中人声稀少,可能因主人不在或客人不常来访。 - 道孤思绝唱:表达了诗人独自思考时产生的创作灵感,希望有一首能表达他孤独心境的歌曲。 - 年长渐知非:随着年龄的增长,诗人逐渐明白一些道理,不再盲目追求名利。 - 名利终成患:认识到名利最终会成为人生的负担和困扰。 - 烟霞亦可依
【注释】 ①遣怀:抒发胸中的郁结。②长松:指古松,这里代指隐者。涧底:山间的水沟。③陇首:山岭之首。④贵拙直:重视质朴正直。⑤盗泉:相传孔子曾游历于盗泉之下,见泉水清澈甘美,但孔子却以泉水为盗泉。⑥北邙山:洛阳附近一带的名胜之一,多葬有东汉以后帝王将相和士人的坟墓。⑦东流水:指洛阳城东洛水。⑧年光:时光,岁月。⑨暂闲:短暂。⑩尽:都。 【赏析】 此诗是作者晚年隐居时写的
诗句赏析: 这首《柳十首》是一首描绘春天中柳树的诗,它表达了诗人对春天和生命的热爱。以下是对该诗歌的具体分析: 1. 标题与背景: - 诗歌名称:该诗题为《柳十首》,共十句。 - 创作时间:具体创作年份不详,但可推测为唐末或宋代。 - 作品风格:此诗风格婉约,语言优美,富有情感。 2. 诗句原文: - 终日堂前学画眉,几人曾道胜花枝。 终日在堂前学习画眉,有多少人能胜过花枝的美丽呢? -
【注释】 放荡:无拘无束。 绣袍:指妇女的服饰,这里指女子。驰马:骑马奔驰。拾遗翠:摘取山野之翠。斗鸡:斗鸡游戏。霁色:雨后天晴时的景色。 泥醉乡:指醉酒。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诗人在寒食节这天游春赏景的情景。首联写风烟迷漫,花枝乱舞,少女们飞上短墙做游戏。颔联写女子骑马奔驰,摘取山野之翠,斗鸡喧响。颈联写天晴气和,池台日暖,春光融融。尾联写诗人对尘事的厌倦之情,自怜自己没有其他的爱好
望思台 君父昏蒙死不回,谩将平地筑高台。 九层黄土是何物,销得向前冤恨来。 诗句释义 1. 君父昏蒙死不回: 这里描述了君主或其父亲的不幸和悲剧性的结局——他们因昏庸而丧命,无法返回。这种表达方式增强了诗歌的悲壮气氛。 2. 谩将平地筑高台: 诗人用“谩将”表达了一种徒劳无功的情绪,即尽管付出了努力,却未能改变现状。而“平地筑高台”则描绘了一座看似无用但实则具有深刻含义的人造建筑。
柳十首 弱带低垂可自由,傍他门户倚他楼。 金风不解相抬举,露压烟欺直到秋。 注释与赏析: - 诗句释义:此诗表达了柳树在四季变换中的独特姿态及其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春天时柳树柔弱且低垂,随风摆动,给人以自由之感。夏季时柳条依附于门楼和楼宇之上,显得柔美而依赖。秋季,尽管秋风凛冽,柳叶被霜冻覆盖,但依然坚韧地生长,展示出一种顽强的生命力。 - 关键词解析: - 弱带低垂:形容柳树枝条柔软下垂
注释 柳树有十首 曾因飞絮而谢绝了家庭,从此风流别有名字。 不是向人没有什么用处,一枝愁杀别离之情。 赏析一 这是一首咏柳的诗,是借物喻人的佳作。作者以柳自比,托物言志,表现了自己的志趣和情怀。 “也曾”两句,点出咏物的缘由——曾经飞絮谢家,此后风流自得,别有新名。这一句看似平常,其实却蕴含着深厚的意义:诗人曾因为飞絮而谢绝了家庭,此后便以风流自许,别有新名;可见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