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熙
【注释】 (1)张百熙:字孝先,号燕岩,清末民初政治家、教育家。1903年与杨深秀、孙诒让等人创办《国文报》,提倡新学。1905年与严复等共同发起成立中国同盟会。辛亥革命后任临时参议院议员,袁世凯就任大总统后,被免职。晚年寓居上海,潜心著述。 (2)交通:即“通达”,指传播、交流;交通教育:指传播和交流教育思想。 (3)经始艰难:开始从事艰难的工作或事业时,经历困难。 (4)精诚:真诚的心意
【诗句释义】 本儒术以润色经猷,旧学新规,先路早开群俯首:本儒学以美化国家的政策,旧有的学问和规定新的政策,为先于众人而开辟道路的人。群指众人。 论政体必辨严天泽,独居深念,夜谈回忆倍伤心:论述政治时必须分辨严格与宽容,独自在家深思,夜晚的谈话使想起往事倍增悲伤。 【译文】 我本是儒家学者来美化国家的政策,但旧有的学问已经改变新的政策,为先于众人而开辟道路的人
【注释】 挽张之洞联:指清朝末期,为张之洞写的挽联。 魏柏乡:地名,今河北柏乡。 朱大兴:即朱克敬。 纪河间之长:指张之洞在直隶总督任内治理黄河有功。 北学起衰关运会:指张之洞倡导“自强”之策,振兴国力,改变中国落后的局面。 神州多故见经纶:指张之洞主持洋务事业,使国家转危为安。 【译文】 魏柏乡、朱大兴和纪河间的长者,北方学问兴起,关系到国家的存亡; 继文文忠左文襄和李文正之后
宝熙是清朝著名的诗人、官员和学者。 宝熙,字瑞臣,号沉盦,室名独醒庵,生于1871年,逝于1942年。他的出生地位于今天的北京,隶属于满洲正蓝旗,是清太祖努尔哈赤第十五子豫通亲王多铎的九世孙。作为满族的一员,宝熙在清代有着特殊的身份和地位,这对他的生活和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作为清代的进士,宝熙历任山西学政、学部侍郎、内务府大臣等职,其政治生涯丰富多彩
宝熙是清朝著名的诗人、官员和学者。 宝熙,字瑞臣,号沉盦,室名独醒庵,生于1871年,逝于1942年。他的出生地位于今天的北京,隶属于满洲正蓝旗,是清太祖努尔哈赤第十五子豫通亲王多铎的九世孙。作为满族的一员,宝熙在清代有着特殊的身份和地位,这对他的生活和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作为清代的进士,宝熙历任山西学政、学部侍郎、内务府大臣等职,其政治生涯丰富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