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春霖
【注释】 1.寿楼春:词牌名,又名“寿楼忆旧”。 2.扬州:即指今江苏扬州。 春:春天的别称。 3.萍梗:浮萍与木梗的合称,比喻漂泊不定的人。 4.短梦:指短暂的梦境。 5.闲情赋:指抒情诗或散文诗。 6.过垂杨春城:经过杨柳繁茂的春城。 7.游丝:飘荡在空中的细丝。 8.红情:指春天的艳丽。 9.桃叶渡:在江中,有渡口名为桃叶渡。 10.潮生潮平:潮水涨起,水位上涨。 11.菱:一种水生植物
金菊对芙蓉,层云阁阴,春寒不休,年年梅子黄时,客怀如是。 【注释】:金菊:指菊花。芙蓉:荷花。层云阁:在苏州虎丘附近,为古迹名胜。阁中旧有“吴王山亭”,今已不存。阴:阴暗。梅子:即青梅,初夏成熟。黄时:梅子黄熟的时候。客:指作者自己。 【赏析】:首句点明季节和环境,次句写气候,三、四句写时间。五、六句承前二句,以花比人情,写自己愁闷的心情。最后两句由景入情,写自己对春天的留恋之情。整首词意境幽远
【注释】 1. 压檐:压在屋檐上。蛩(qióng):蟋蟀,又名秋虫,古人常以之比作悲声。咽:呜咽。2. 凉雨:秋天的雨。3. 雁程:指北飞的大雁。歇:停息。4. 小屏山:即小屏峰,在浙江天台县东北,是天台八景之一。5. 愁减腰围添鬓雪:指愁绪减轻了,腰围却增加了,形容人瘦了许多。6. 病似残秋蝶:指身体虚弱得如同秋天快要凋谢的蝴蝶一样。7. 题罢瑶笺:写完了用玉装饰的纸笺。8. 和泪叠
晓露荒园,斜阳破寺,十亩芰声啼遍。倦绿无多,生意井阑西畔。绕槿篱、蝶影还飞,近麦陇、马蹄偏贱。怪年年、冷逐蓬蒿,闭门秋老壮心懒。 注释:晓露覆盖着荒废的庭院,斜阳映照着破败的寺庙,十亩莲叶上蝉鸣声连绵不绝。厌倦了绿色,荷花凋零不多,它们在井阑的西畔生长。绕过槿篱,看到蝴蝶的影子在飞舞;靠近麦田的路边,马蹄声显得有些便宜。奇怪啊,每年都要随着野草一起被抛弃,我只好闭门不出,感叹秋天已经过去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赏析能力。赏析诗句,要抓住诗眼,即关键词语的意思和作用,然后结合全诗加以理解。鉴赏古代诗词中的重点句子,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一是看该句运用了什么手法;二是看该句与前后句之间的关系(如起承转合、渲染、烘托等);三是看该句在内容上的作用及情感上的影响;四是看该句中包含的哲理或道理;五是要关注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 1. 第一问:本词开头三句“琐窗寒·荒江晚泊,清寒送秋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作答此题,首先明确题干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然后根据提示,结合注释和题目要求作答。 【答案】 ①“渡江云”是词牌名。②第一、二句:“春明再到”点明时序,暗示词人的怀念之情。③“人事都非”写物换星移,人事全非的伤感。④“崔护萧郎”指唐代诗人崔护。⑤“一时同感”指词人与崔护有共同的感受
【注释】 绛娥:指嫦娥。瑶京:神话中月宫的美称。“几番梦醒”四句:《花间集》有《浣溪沙·晚来一阵风兼雨》词:“梦断纱窗旧月斜,五更钟尽坠红霞。翠屏惊起一枝花。”此词即用此调名和原词的意象写梦境中的情事。“宝扇兜云”二句:形容女子轻盈飘逸的体态,好像仙女一样在天上飞行。“恨东风力倦”,意谓春天已到,百花盛开,东风也无力再吹动了。“娉婷双翅”三句:意思是说女子像燕子一样振翅高飞
杂咏二首 海陵地卑湿,无山水色浑。城西有高阜,云驻鄂王军。 鸿名重千祀,遂令培塿尊。仰瞩极云汉,俯视尽川原。 天风聚万籁,时闻笳鼓喧。东南久用武,豺虎今尚存。 千里接斥卤,被野禾黍繁。馈饷恃仓积,防御非空论。 登临望烽燧,眷言思故人。 译文: 海陵地势低洼潮湿,没有山清水秀的景色。在城西有一个高坡,是鄂王驻扎的地方。他的名声深远,受到万世的崇敬。仰望着天空中的云朵,仿佛看到了遥远的边疆
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释,并包含译文、关键词注释及赏析: 1. 诗句解读: - 红日已西,乃至虹桥:描述了太阳落山后,天色渐暗,诗人和周莲伯来到了虹桥。 - 买小舟过桃花庵、莲性寺:在购买了小船之后,他们穿过了桃花庵和莲性寺。 - 烟水凄然,游人绝少:描述的是水面上雾气蒙蒙,游人稀少的景象。 - 共溯洄者渔船三两而已:与只有几只渔船逆流而上的人一起。 2. 译文: - 趁春晴,步前汀未晚
浪淘沙 云气压虚阑。青失遥山。雨丝风絮一番番。上巳清明都过了,只是春寒。 花发已无端。何况花残。飞来蝴蝶又成团。明日朱楼人睡起,莫卷帘看。 注释: 1. 云气压虚阑:云气笼罩着空荡的栏杆。 2. 青失遥山:青色的山峰在远方显得模糊。 3. 雨丝风絮一番番:雨丝和风中的柳絮纷纷飘落。 4. 上巳清明都过了:上巳节和清明节都已经过去了。 5. 只是春寒:只是春天的寒冷。 6. 花发已无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