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露荒园,斜阳破寺,十亩螀声啼遍。倦绿无多,生意井阑西畔。绕槿篱、蝶影还飞,近麦陇、马蹄偏贱。怪年年、冷逐蓬蒿,闭门秋老壮心懒。
齑盐滋味最好,记伴西风信里,莼羹菰饭。笠影鸦锄,因甚故乡归晚。待青玉、一瓮春深,剩黄叶、半畦霜浅。认挑灯、细雨山家,客来寒夜剪。
晓露荒园,斜阳破寺,十亩芰声啼遍。倦绿无多,生意井阑西畔。绕槿篱、蝶影还飞,近麦陇、马蹄偏贱。怪年年、冷逐蓬蒿,闭门秋老壮心懒。
注释:晓露覆盖着荒废的庭院,斜阳映照着破败的寺庙,十亩莲叶上蝉鸣声连绵不绝。厌倦了绿色,荷花凋零不多,它们在井阑的西畔生长。绕过槿篱,看到蝴蝶的影子在飞舞;靠近麦田的路边,马蹄声显得有些便宜。奇怪啊,每年都要随着野草一起被抛弃,我只好闭门不出,感叹秋天已经过去,壮心也懒得去追求。
齑盐滋味最好,记伴西风信里,莼羹菰饭。笠影鸦锄,因甚故乡归晚。待青玉、一瓮春深,剩黄叶、半畦霜浅。认挑灯、细雨山家,客来寒夜剪。
注释:最好的是那些腌菜和细盐的味道,记得它们是从西风吹来的。还记得那莼羹和菰米饭的味道,它们都是家乡的味道。戴着斗笠的人用鸦形锄头耕作,为什么总是回家得晚些。等待青玉色的美酒一瓮酿成,剩余的黄叶半畦铺满霜地。记得挑亮油灯,细雨中山间的农家,有客人来就连夜剪窗花。
赏析:
这首词写一位远离家乡,寄居异乡他处之人的孤独生活。词人以“晓露”、“斜阳”、“十亩菱”开篇,渲染了一种萧索凄凉的气氛。接着以“倦绿无多”点明自己对春天的厌倦,以及对自己青春流逝的伤感。
下阕则进一步描写了词人的生活状态,他只能以“齑盐”、“莼羹”“菰饭”为食,生活十分清苦。然而,尽管生活如此艰难,词人却仍然坚持着自己的志向,不愿意屈服于现实的压力。他宁愿选择“闭门”,宁愿忍受生活的艰辛,也不愿意放弃自己的理想。
最后两句则是词人对未来的期许。他希望有一天能够回到家乡,与亲人团聚,享受那种宁静而美好的生活。这两句表达了词人深深的思乡之情和对未来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