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春霖
喜褚仲衡至 蓬蒿满地客停车,执手惊看两鬓疏。 草草盘飧宜素好,堂堂春日此闲居。 文章投老君门远,疾病思归故里墟。 且喜今宵共灯烛,案头犹有未烧书。 注释与赏析: 1. 蓬蒿满地客停车,执手惊看两鬓疏。 - 诗句解读:诗人在荒芜的土地上停下车来,见到老朋友,两人握手问候,不禁惊讶于对方的两鬓已见白发稀疏。 - 赏析:这句诗展现了一种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友谊和相聚时光的珍惜
宫词 秋月临妆阁,春花闭殿门 妾颜长似旧,玉镜有明昏 注释: - 《宫词》是唐代诗人朱庆馀创作的宫怨诗。 - “秋月”指深秋时节的月光,“妆阁”指的是宫女们梳妆的地方。 - “春花”指春天盛开的花朵,“殿门”指的是皇宫中的门。 - “妾”在这里指的是被幽禁的宫女,“颜”是指容颜。 - “玉镜”指宫女用来照面的镜子,“明昏”指镜子上的反光变化。 赏析: 《宫词》这首诗通过描绘深秋和早春的景色
这首诗是唐代文学家元稹创作的七言绝句。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广陵重舣木兰舟,删尽浓阴古渡头。 注释:在广陵再次停泊木兰舟,将浓密的树荫全都删去,只留下古渡头的轮廓。 赏析:首句“重舣木兰舟”,意味着船又停靠在了木兰洲,表达了诗人对旧地的思念之情。“删尽浓阴古渡头”则描绘了作者眼中渡头的景色,浓密的树木被一一删去,只留下古渡头那苍老、荒凉的轮廓
冬柳四首 营门风劲冷悲笳,临水堤空尽白沙。 淡日荒村犹系马,冻云小苑欲栖鸦。 百端枯菀观生事,一树婆娑感岁华。 昔日青青今在否,江南回首已无家。 注释: 营门:军营的门口。 风劲:指北风强劲。 悲笳:悲壮的笳声。 临水堤:靠近水的土堤。 尽白沙:全部是白色的沙土。这里暗含着凄凉之意。 淡日荒村:暗淡无光的日落时分,荒废的村庄。 仍系马:依然拴住马匹。 冻云:结冰的云层。 小苑:小而精致的园林。
这首诗是杜甫的《冬柳四首·其一》。 译文: 当初,张绪减清狂,抱得冬心亦自伤。 古镜暗怜残鬓影,舞衣羞逐少年场。 燕莺去后闲情懒,雨雪来思别路长。 转绿回黄总无定,漂摇原不怨东皇。 注释: 1. 当时张绪减清狂:张绪是晋代的一位文人,他的诗风清新脱俗,被称为“清狂”。这里的“当时”指诗人自己。 2. 抱得冬心亦自伤:抱着冬天的心情,也感到悲伤。这里的“冬心”可以理解为冬天的心情或景色
【译文】 四野霜晴海气收,高城啸侣共登楼。 旌旗杂遝连三郡,锁钥矜严重一州。 西望云山成间阻,南飞乌鹊尚淹留。 海陵自古雄争地,烟树苍苍起暮愁。 【注释】 登泰州城楼:登上泰州的城墙。泰州:今属江苏。唐时为扬州,宋时为淮南东路扬州路治所。 四野霜晴海气收:四野,指四周田野或郊野。霜晴,指秋霜已消,天气晴朗。 高城啸侣共登楼:高城,高楼。啸侣,相互唱和的好友。啸侣,也写作“啸俦”、“啸侣”。
注释:烽火映照着江面连成一片,只有高楼孤独地倚靠在栏杆上。三月里,绿杨树在细雨中显得格外娇嫩,千里之外都感受到了春寒。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思妇望远怀人的场景。诗的开头两句,写诗人眺望远方的景色:远处的烽火和江水连在一起,而诗人自己则孤独地立于高楼之上,凭栏远眺。这两句以“烽火”与“江水”为意象,通过对比手法,突出了思妇的孤独感,为后文的抒情做了铺垫。接下来,诗人用“绿杨”这一意象
【赏析】 此诗为作者晚年感怀之作,以秋夜起早的凄凉景象抒写愁情。 前两句“秋生残夜惊心早,愁入中年熟睡难。”是说秋天来临,在残夜中醒来,心中感到惊惧。这惊惧并非由于秋夜本身,而是由于自己到了中年,对生活、事业已无所作为。后两句“呜咽角声倚枕坐,微茫窗色掩灯看。”则进一步描绘了这种心情。“呜咽”是风吹树声,这里借指角声;“倚枕坐”是说诗人倚着枕头坐着,似乎在倾听那凄厉的角声
【注释】: 1. 旷士:指有才能而未被重用的贤人。 2. 重投足:重新踏上土地。 3. 中年成坐忘:在中年时期,能够忘却世事的烦扰,专心致志于学问。 4. 秋来丛桂发:秋天来临,庭院里的桂花盛开。 5. 兴动浊醪香:心情愉悦,喝起酒来也感到香气四溢。 6. 白日诚堪惜:白天的时光确实值得珍惜。 7. 南山顾已荒:回头看看南山,已经荒芜了。 8. 偏师新乘胜:一支偏师(即小部队)刚刚取得了胜利。
这首诗描绘了冬日的景象,以及诗人对历史的感慨和对现实的无奈。 万派商声竟寂寥(注释:万派,即众多河流;商声,即水流的响声;竟寂寞,即完全寂静) 石城落叶下寒潮(注释:石城,即石头城;寒潮,即寒冷的海潮;这里可能指的是南京) 天留枯树销残劫(注释:天留,即天空留下;枯树,即已经枯死的树木;销残劫,即消耗掉的灾难) 雪作飞花送六朝(注释:雪作,即雪化作;飞花,即飘落的花瓣;送六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