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门风劲冷悲笳,临水堤空尽白沙。
淡日荒村犹系马,冻云小苑欲栖鸦。
百端枯菀观生事,一树婆娑感岁华。
昔日青青今在否,江南回首已无家。

冬柳四首

营门风劲冷悲笳,临水堤空尽白沙。

淡日荒村犹系马,冻云小苑欲栖鸦。

百端枯菀观生事,一树婆娑感岁华。

昔日青青今在否,江南回首已无家。

注释:

营门:军营的门口。

风劲:指北风强劲。

悲笳:悲壮的笳声。

临水堤:靠近水的土堤。

尽白沙:全部是白色的沙土。这里暗含着凄凉之意。

淡日荒村:暗淡无光的日落时分,荒废的村庄。

仍系马:依然拴住马匹。

冻云:结冰的云层。

小苑:小而精致的园林。

百端:许多方面。

枯菀:枯萎的草木。这里的“菀”与“枯”、“生事”相对,表示凋零、败落的意思。

婆娑:形容树木摇摆的样子。

岁华:岁月。

昔日:过去的日子。

青青:茂盛的绿色。

今日:现在的日子。

在否:存在与否。

江南:泛指江南地区。

回首:回头望。

赏析:

这首诗是杜甫晚年的作品,写于大历元年(766)春天,时年诗人五十三岁。此诗作于夔州,当由夔州之西阁,即白帝城附近的草堂中所作。

全诗通过描写景物的变化来抒发自己因战乱流离而引起的感慨和忧愁。前四句写景,后四句抒情。首联写景,颔联点出题意,颈联写景又点出题意,最后两句写景又回到题意上。

首联“营门风劲冷悲笳,临水堤空尽白沙”。营门的北风吹得凛冽,吹得悲笳声声入耳;站在临水堤上,只见一片白色沙土裸露出来。这两句是写诗人在营门边所见的景象,一个“风”字将北风的寒冷、劲猛传达出来,一个“寒”字则将悲笳声的凄厉传达出来,同时暗示了诗人心情的悲凉和愁苦。

颔联“淡日荒村犹系马,冻云小苑欲栖鸦。”则是写诗人在临水堤上所见到的景象。诗人在荒凉的村落中看到夕阳斜照,马儿仍在等待主人的归来,而在小苑里,却有几只鸟雀在寻找栖息之处。这两句同样是写景,但与上一句不同,上一句写的是静态的美,而下一句则写的是动态的美。同时,这两句也是对上一句的进一步渲染,使整个画面更加生动、具体。

颈联“百端枯菀观生事,一树婆娑感岁华。”“百端枯菀”指的是各种事物都失去了生机,“生事”是指生活的事情。而“一树婆娑”则是用来形容树木摇摆的样子,“感岁华”则是指感叹岁月的流逝。这两句是作者对前面所写景象的进一步描绘,同时也是对人生的一种感慨。这两句既表现了作者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也表达了他对时光流逝无能为力的无奈。

尾联“昔日青青今在否?江南回首已无家。”则是写诗人对自己过去的回忆。诗人回忆起过去的时候,曾经拥有过美好的家园,但现在却已经没有了!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自己过去的怀念,同时也表达了他在异地他乡的孤寂之感。

这首诗通过对景物的描绘和对人生的感慨,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无助,同时也反映了他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感慨。整首诗语言简洁明快,意境深远,给人以强烈的共鸣和震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