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羽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这类题目解答时一般要从意象、手法、语言等几方面入手,从意象创造的手法(如用典)、艺术构思的手法、语言运用的技巧、表现手法及情感表达的手法等方面去考虑。此诗中“惊峰堕”是写山势陡峭,“鸥鹭起长汀”是写水鸟在江边活动的情景,都体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喜爱,表达了一种闲适的心情;“归路江烟暝,游人醉未醒。”这两句是诗人自己写的
雪花交白日,又共守庚申。 释义:雪花与太阳一同照耀着大地,又恰逢庚申年。 注释:庚申是干支纪年的第六个年份,即农历的第十年。 赏析:诗的开头两句写景,描绘了一幅雪中景象。雪花洁白如玉,照亮了大地,与日光交织在一起,给人一种宁静、祥和的感觉。同时,诗人还点明了时间,庚申年,即农历的第十年。这两句诗既展现了自然之美,又体现了诗人对时间的敏感和把握。 兴助乘舟客,愁添失路人。 释义
徐河舟中二首·其一 孤棹下青徐,飘飘几日馀。身遥惊岁晚,病怯觉舟虚。 身遥惊岁晚,病怯觉舟虚。 月暗泊舟迟,河流送弱澌。 风波身健日,冰雪岁寒时。 问路人曾识,怀家仆共悲。 前林归暮鸟,尽解宿高枝。 赏析: 此诗以诗人独自驾船经过徐州的旅途经历为创作背景,抒发了其对时光流逝、人生变迁的感慨和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全诗语言朴实无华,情感真挚深沉,通过描写旅途中的所见所闻所感
临城路见雪 行过南徐路,离家是几时。 乡寒衣渐薄,计日驿争驰。 老雪迎车舞,终风直面吹。 狐潜应有迹,鸷鸟莫啼饥。 注释: 1. 南徐路:古代地名,今指江苏省南京市一带的古路。 2. 离家:离开家乡。 3. 乡寒衣渐薄:家乡天气寒冷,衣服渐觉单薄。 4. 计日驿争驰:计算日子,驿站之间争相出发。 5. 老雪迎车舞:形容雪大得如同在迎送车辆一样。 6. 终风直面吹:猛烈的北风直吹而来。 7.
徐河舟中二首 月暗泊舟迟,河流送弱澌。 风波身健日,冰雪岁寒时。 问路人曾识,怀家仆共悲。 前林归暮鸟,尽解宿高枝。 注释:徐河:即徐凫河。舟中:指船舱中。弱澌(sī):水在流动中因温度较低而凝结成的冰块。“澌”通“澌”,冰的意思。风波:指船上遇到的风浪。身健日:身体健壮的日子。冰雪岁寒时:寒冬腊月。问路人:询问过路之人。曾识:认识。怀家仆:家中仆人(仆,旧称仆人)。共悲:一同悲伤。前林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默写名篇名句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平时要注意积累,注重书写和理解能力的提高。 “客夜”“寒愁”“四更”“天阴雪打门”是此诗中关键词语,要熟记于心。另外注意“宵”“尊”的写法:宵——宵夜;尊——尊贵。 【答案】 译文 寒意袭人,我辗转难眠,城楼击柝的声音四起,分时分秒。夜已深了,蜡烛也渐渐融化,天色昏暗,雪花飘落,敲打着门扉。乡关远隔千山万水,宫阙巍峨,尊贵无比
诗句释义 1 宵行: 指在夜晚进行行进。 2. 岚气薄征旗: 山间的雾气轻拂着军旗。 3. 溪风振弱澌: 溪流的风轻轻吹动着水面上融化的冰。 4. 翻鸦惊叶响: 翻飞的乌鸦惊扰了树叶发出的声音。 5. 吠犬觉花移: 吠叫的狗声惊动了花朵,使它们开始移动。 6. 村静看灯近: 在村庄安静下来的时候,可以看到灯光逐渐靠近。 7. 山深见月迟: 在山里深处,月亮看起来比在其他地方要晚升起。 8.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贾岛的作品。贾岛,字阆仙,范阳(今北京)人,唐代诗人。他的诗作大多写荒凉的景色和幽深的情感,以五言诗成就较高,有《长江二首》《题李凝幽居》等著名作品。 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翻译和注释: 次第 李景山韵 道人无可爱,所嗜特清吟。 墨痕沁春雪,灯影摇秋霖。 试将不龟手,用鼓无弦琴。 此意许谁会,思君沧海深。 1. 次第: 这里是按照次序排列的意思。在古代诗歌中
【注】 1. 《佛光大辞典》: 杖锡,即持锡杖。2. 还日本:指归国返俗。3. 随缘:佛教用语,意指一切皆由因缘所生,无自性。4. 顿悟:禅宗语。5. 咒水龙归钵:谓念诵真言时,水蛇应声而归钵中。6. 翻经浪避船:谓念诵真言时,海浪为之回避。7. 潸然:眼泪流下的样子,形容悲愁之状。8. 相别:分别之意。9. 潸然:眼泪流下的样子,形容悲愁之状。 【注释】 1. 杖锡:拄着锡杖。2. 随缘
严州新春用林南川郡博韵春到无多日,孤舟细雨来。 近郊微见麦,隔水忽看梅。 冻雪宵灯约,残更晓角催。 新年犹旅食,未试豹烧胎。 注释: 1. 严州新春:指农历正月初一,即春节。 2. 无多日:不多的日子,意指新的一年刚刚开始。 3. 孤舟细雨来:孤独地坐在船上,听着细雨声。 4. 近郊微见麦:指春天的郊外已经可以看到一些麦苗。 5. 隔水忽看梅:隔着水看到远处的梅花。 6. 冻雪宵灯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