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中道
《王龙屿绣林江阁值雪杂诗 其二》是明代诗人袁中道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冬日雪景图,表达了作者在严寒之中对自然美的独特感受。下面将逐句进行详细解析: 1. 浓寒辍校书:描述了诗人在极寒的天气中断掉了日常的书写工作,可能因为寒冷影响到了读书写字的心情。这里的“辍校书”表明了一种因天气而不得不中断的情境。 2. 晨酒宿颜面:描绘了诗人在清晨时分喝酒取暖的情景
【注释】 1. 舟次:在江河中乘船。宿迁:今属江苏,古为楚地,汉初曾设临淮郡,故址在今江苏清河县东南。辽左:指辽国境内。信:书信。 2. 南归:指北归,这里指儿子祈年回乡。 3. 长子:长子即老大的儿子。 4. 板荡:比喻政治腐败、社会动荡不安。 5. 大苏:苏轼之别称。 6. 斜川:苏轼晚年居处,在眉州(治所在眉山,今四川眉山)东二十里,名斜川镇。作者曾任眉州知州,东坡是他的号。 【赏析】
春鸟啼来不谙名,桃花丛里吠尨清。 欲登山塔都无路,未见溪河先有声。 枣叶几何人亦住,頍头直上马犹行。 巉岩满目余阡陌,处处樵苏间耦耕。 注释: 1、春鸟啼来不谙名,桃花丛里吠尨清。:春天的鸟儿叽叽喳喳地叫个不停,它们并不认识这些桃花,在花丛中乱叫一气。 2、欲登山塔都无路,未见溪河先有声。:想要登上山顶,但却没有路可走,还没有见到溪流和河流,声音就已经传来了。 3、枣叶几何人亦住,頍头直上马仍行
梅花 晨起在梅花树下,微香沁人心脾。 清醉未尽,冷然成佳睡。 瞥见四周山峦,万仞直插云天。 玲珑万窍空明,苔文点缀深翠。 山径回响石渠水,珠泉自天而降。 月光洒于山腰,流水清澈如寒泪。 路遇高僧邀入寺,白石头床坐禅谈。 僧人语语超脱事,谭锋尚未终,惊鹤一声鸣。 依然花下人,清香扑鼻生。 注释与赏析 1. 朝来花底坐,微香染清醉:早晨在梅花树下坐下,被花香迷醉。 - "朝来":早上起来。 -
注释: 1. 槐阴竹影乱禅床,弹指飙风满院凉。 槐树的阴凉下,竹林的影子乱糟糟地铺在禅床上,一阵风吹过,院子里充满了凉爽。 2. 乱石生云迷海岸,疾雷驱雨过江乡。 乱石上生出云雾,把海岸遮住了,疾驰的雷声驱赶着雨水,从江乡飞逝而过。 3. 奇峰忽散天如拭,晚日重来树有光。 奇异的山峰忽然消散,天空好像被擦洗干净,傍晚的太阳重新照耀着树木。 4. 乘兴共移池上酌,藕花泣露散幽香。
【注释】 ①袁家:这里指北宋名相范仲淹,字希文,谥号宣。②冲涛浪:乘着波涛。③干戈:古代兵器的总称,泛指战争。④湘浦:地名,在今湖南东部。⑤大族:显贵的家族。 【译文】 北风吹动水面摇晃孤寂的城池,送你南归,我心中百感交集。 我白了头发才登朝中为官,遭遇祸乱,现在只能过清平的生活。 您冲开波涛回到湘浦,我随着战火走遍帝都。 自古以来,袁家以忠贞著称,世代都是大族。 【赏析】
【注释】 1. 绣林江阁:以绣林命名的江阁,在今江西南昌市西。2. 杂诗:指这首诗。3. 小楼枕石根:小楼依傍着山崖,石头的根脚是小楼的基座。4. 浪溅檐瓦:浪花冲击着屋檐瓦片。5. 游客莫凭阑:不要登高凭栏眺望。6. 大江在其下:长江流经其下。 【赏析】 《王龙屿绣林江阁值雪杂诗 其一》是明代诗人杨慎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此诗描绘出一幅“小楼枕石根,波浪溅檐瓦;游客莫凭阑,大江在其下”的画面。
【注释】 皓然:洁白。 洲畔:江心沙洲的岸边。 千樯(qiáng):指船上的桅杆。樯,船的帆杆。 不见舟中人:指看不见船上的人。 但见:只见。 【赏析】 王龙屿的这首咏物诗,是诗人在雪夜泛舟时触景生情而创作的。全诗以写景为主,寓情于景之中,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生动描绘,表达了作者对人生无常、世事变迁的感叹以及对时光流逝和人生易逝的感慨。 前两句“皓然满一洲,洲畔千樯列”,描绘了雪后的江边景色
【注释】 筼筜:竹子名。即事:《诗经·小雅·斯干》有“乃生男子,载寝之床;载衣之裳,乃生女子,载寝之地。”是说女子生在房内,男子生在户外的意象。《诗经·大东》中有“东方之日出焉,照我秦楚。秦楚黄流,东注于海。我马鸣而饮之,以御文马。吉日庚午,既右烈祖。抚尔成言,岂曰不能。彼童而角,实虹小子。仓皇良父,以子转予。济济多士,秉笔作猷。王维此诗即是咏写《诗经·大东》中的意境与情感。筼筜谷署中即事
【注释】 王龙屿:即王思任,字心我,号龙屿。浙江山阴人,明末诗人、学者,有《龙屿集》。绣林江阁:即绣林阁,在今浙江省杭州市。值雪:遇到。杂诗:即七绝,是唐代绝句的一种形式。其四:这是王思任的第四首七绝。 【译文】 宾从们也很高兴,水石也很高兴。 太阳落山时不再来船,江中心两只白鹭飞。 【赏析】 这首诗写于崇祯十年(1637)冬。当时王思任因弹劾杨左光先而获罪下狱。他的朋友黄淳耀为他作诗安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