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中道
诗句赏析: 1. 哀哀一孤鸿,飞急向东逝 - 孤鸿形象:孤鸿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常见的意象,象征着高洁和孤独。在这里,孤鸿的形象被赋予了哀伤和急切的情感,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怀念和对离别的无奈。 - 情感表达:通过“哀哀”一词,诗人传达了对友人离去的悲痛之情,同时也暗示了时间的紧迫和友情的珍贵。 - 意象寓意:孤鸿在东方的天空中迅速飞翔,象征着友人即将离开的方向和未来可能的重逢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的能力。解答此题,需要先理解全诗的意思,然后结合诗句分析诗人的情感态度。注意要结合注释,理解关键词语的含义和作用。 第一首“感怀诗五首”中的第一首,开头四句是写景。诗人从凤凰神羽的收拢,麝香的散去,写到英灵士人的耿耿露寒芒;接着又写到激扬慷慨之大韵,抟黍见颠狂。最后一句点出世路虽险巇,藏身亦乖方。第二首是抒发自己内心的感慨。开头两句,说山北、山南都是白石
诗句释义 1 几同挥麈话无生,青李何妨一寄身:在灯下感慨世事无常,像麈尾一样挥动思绪讨论生命的本质,尽管生活充满变数但不妨暂时忘却,就像将青李寄存于身。 2. 越射陇游悲世路,南箕北斗叹交情:通过越地的射箭和陇上的旅行来感叹人世间的道路坎坷,同时对友人间的深厚友情感到哀叹。 3. 冲风中烛花难结,冻雨侵香穗不成:面对狂风和雨势,蜡烛的光焰摇曳不定,难以点燃;寒冷的雨水侵袭着麦穗
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1. 诗句解读与译文 - 台高人醉眠:台上之人沉浸在醉意之中,仿佛整个场景都陷入了梦乡。这里的“台上”可能指的是一个高处的平台或者是某个观景点,而“人正醉”则形容此人饮酒过量,醉态可掬。 - 池中鹤正沉睡:池中的鹤安详地栖息,似乎已经忘却了外界的一切喧嚣。这里的“鹤正睡”描绘了一只鹤悠然自得、无忧无虑的状态,与“人正醉眠”相呼应,共同营造了一种宁静而和谐的氛围
解析: 诗句释义及译文: 1. "天街十里雾蒙蒙" - 描述的是长安街上弥漫着薄雾,景色朦胧。 2. "醉后依稀似梦中" - 形容醉酒后的景象让人感觉像做了一个梦一般。 3. "栖树寒鸦一背月" - 描绘了在树上栖息的乌鸦背对着月亮的样子。 4. "恋槽归马四蹄风" - 表达了马匹恋恋不舍地跑回马槽的情景,四蹄激起了阵阵风。 5. "棕榈暗暗藏禅寺" - 描述棕榈树在昏暗中隐藏着一座寺庙。
【解析】 “水气抱柴扉”意思是:水汽笼罩着柴门,形容秋意正浓(或:深秋的夜晚,水汽笼罩着柴门,给人一种冷寂的感觉)。“林阴夜凛冽”解释为:深秋的树林里,夜晚非常寒冷。“风至如有人”解释为:秋风来临,仿佛有人吹拂。“芭蕉一声裂”解释为:一阵风吹过,芭蕉叶子发出破裂声响(或:一阵秋风吹来,芭蕉叶发出破裂声)。“暗暗梅花廊”解释为:在昏暗的梅花廊下。“残月如凝雪”解释为:残存的月亮像凝固了一样。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高适的作品《感怀五首》之一。诗中描绘了一位诗人在居庸关的所见所闻,以及对国家安定和民族和谐的美好祝愿。 译文: 我走出居庸关,听到水石相激的声音,就像笙竽演奏一样。北风刮起,土木之间,石头被吹得滚动,路上的行人都被吹到一边去了。我在上谷的马背上,看到云中的美女们调笑嬉戏。我囊中什么都没有,只有亲笔书写的《阴符》。 马上什么都没有,只有腰带上的五石弓。雁门太守很贤明
《感怀诗五首》 昔时旧酒人,倾尊定酒帅。 一吸百余盏,酒徒皆罗拜。 是夜月如昼,大堤共于迈。 狂歌若奔雷,长江吼滂湃。 居民不得眠,亲党皆嗔怪。 精悍在面颜,零落旧坛会。 回首忆当年,咋指以自戒。 注释: 昔时旧酒人,倾尊定酒帅:过去的人(或称“昔时旧酒人”)常常用美酒来招待宾客,他们中有些人善于饮酒。倾樽(即“倾尊”)定(即“定”酒)酒帅,指善于饮酒的人。 一吸百余盏,酒徒皆罗拜
注释:游山偶与客语成句逢山即便游,不必匆忙去。 四十余年忙,所忙成何事。 译文:在山间遇见朋友就一起游玩,无需急忙赶路。 四十多年来奔波忙碌,究竟为了什么
陇山有佳木,采之以为船。 【注释】陇山:在今甘肃省境内,是古代著名的山脉。佳木:指质地优良的木材。这里泛指良材。 译文:陇山的山峦中生长着优质的木材(良材),人们采集这些好木材用来制作船只。 赏析:诗人以“陇山有佳木,采之以为船”开篇,描绘了一幅陇山之景,表达了他对自然之美的赞美。 陇山有佳木,采之以为船。 【注释】舟:船。 译文:陇山的山峦中生长着优质的木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