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蕊夫人徐氏
注释:清晨的号角声轻轻吹动,翠旗在风中飘扬。 炉烟千叠,瑞气缭绕,仿佛飞仙在云间舞动。 是谁奏对时偏移了时辰刻度?御史天香隔着绣衣。 赏析:这是一首咏史抒怀诗。诗人借咏宫词以抒发自己的感慨和情怀。全诗语言优美,富有音韵之美,意境深远
【注释】 1.宫词:宫廷中的诗,即宫怨。 2.长条:指垂柳。 3.倚岸沿堤一面高:指柳树在水边靠岸和堤坝上生长得特别高。 4.称与画船牵锦缆,暖风搓出彩丝绦:指柳条像被风吹动的锦缎,把画船的缆绳缠住。 5.彩丝绦:彩线编成的带子。 6.赏析: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以杨柳比宫女。诗中通过描绘柳丝的动态美,来表现宫女婀娜多姿、轻盈飘逸的形象。 【译文】 早春时节,杨柳引着长长的柳条
宫词 内家宣锡生辰宴,隔夜诸宫进御花。 后殿未闻宫主入,东门先报下金车。 注释: 1. 内家宣锡生辰宴:指皇帝的生日宴会。内家,指皇宫内部;宣锡,指宣诏;生辰,是指生日。 2. 隔夜诸宫进御花:指各个宫殿在晚上进献的花朵。 3. 后殿未闻宫主入:指后殿中没有听到宫主(即皇后)进入的声音。 4. 东门先报下金车:指东门首先报告有皇族成员乘坐金车到来的消息。 赏析:
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白居易。 注释1:仙韶第一人——指的是唐朝女诗人薛涛,她在晚唐时期以工诗善词著称,被誉为“女中才子”。 注释2:罗绮不胜春——意思是她的美丽和才能,无法与春天相比。 注释3:按舞——指在宫廷中翩翩起舞。 注释4:只踏残红作地裀——意思是她只是踩着桃花的落瓣,将它们当作褥子铺在地上而已。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薛涛的才华和美貌,以及她在宫中的生活状态
春风一面晓妆成,偷折花枝傍水行。 诗句注释: 1. 春风:春天的风,这里象征着恩泽和生机。 2. 晓妆成:形容早晨化妆完成,形象地描绘了女子起床后精心打扮的情景。 3. 偷折花枝:指偷偷地折取花朵,这里的花朵隐喻美好或青春的事物。 4. 傍水行:在水边行走,暗示着女子的轻盈与优雅。 译文: 春风拂面时,宫中的女子已经完成了清晨的妆容,她悄悄地折取一枝花朵,轻轻地在水边行走
我们分析这首诗的意境和情感。 1. 第一句:“翔鸾阁外夕阳天。” - “翔鸾阁”通常指的是皇家建筑,这里可能是指皇宫或皇家园林。这里的“夕阳天”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画面,夕阳映照在天空中,给人一种平和与宁静的感觉。 2. 第二句:“树影花光远接连。” - 这句诗表达了一种距离感和美的感受。树木的影子和花朵的光在远处相连,形成了一种连绵不断的画面。这可能是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
【注释】: 宫词:宫廷中的歌曲或诗歌。 端午生衣进御床,赭黄罗帕覆金箱。端午节时给宫女做的衣服送到皇帝的卧室,用赭黄色的罗帕覆盖在装衣服的金箱之上。 美人捧入南薰殿,玉腕斜封彩缕长。美人捧来新做的端午节衣服献给皇上,皇上用玉手斜着封上彩线长的红丝带。 赏析: 此诗写端午节时宫中的风俗。前两句写端午节时给宫女做衣服送到皇帝的卧室,用赭黄色的罗帕覆盖在装衣服的金箱之上
【注释】 少年:指少女。相逐:相互追逐。罗帽:用罗制做的帽子,以丝为原料制成,有花纹。罗衫:用罗制做的衣裳。巧制裁:即“精巧裁制”。岸头:河岸边。长拍水:在河里拍水嬉戏。纤手:纤细的手指。出船来:把船划出来。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少女们采莲游戏的宫词。诗中描绘了少女们采莲归来时的情景,她们头戴罗帽,身披罗衫,手拿莲花,欢快地来到河边,在水边嬉戏、打闹,然后划着小船回家去。全诗语言清新
宫词 供奉头筹不敢争,上棚等唤近臣名。 内人酌酒才宣赐,马上齐呼万岁声。 注释: 1. 供奉头筹:在皇宫中担任侍奉职务的人中,排在首位的不敢争先,只能等待别人先得到皇上的召见。 2. 上棚:指宫廷中的高架平台。 3. 近臣:指皇帝身边的近侍官员。 4. 内人:指后宫的女子。 5. 宣赐:宣示赐予。 6. 万岁声:万岁是皇帝的尊号,这里用来形容声音洪亮、响亮。 赏析:
注释:新秋时节,女子们各自相逢,她们乘坐的画船飞驰在离别的河流中。她们旋舞折花,伴着歌舞,夕阳斜照,衣上沾满了红霞。 赏析:这是一首描绘女子们在秋天相聚、离别的场景的诗。诗中通过“罨画船”、“荷花”等意象,展现了一幅美丽的画面,同时通过“夕阳斜照满衣红”,也表达了女子们欢乐的心情。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富有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