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中措
十年辛苦观兴亡,陈迹渐微茫。剩有萦帘香篆,回环画取愁肠。 译文:十年辛勤地观察历史兴废,陈迹逐渐模糊不清。剩下的只是萦绕在帘上的香篆,画出的图画勾起了忧愁的心情。 注释:1.陈迹:指历史遗迹、旧事。 2.萦帘:指环绕着窗帘的香气。3.香篆:指点燃香烟后留下的烟灰所形成的痕迹。 4.画取愁肠:指通过绘画来表达内心的忧愁。 赏析:这首诗是作者对过去历史的感慨和对现实困境的无奈之情。首句“十”字
【注释】 昌黎:昌黎是唐代诗人韩愈的郡望,这里指代作者自谦。谪宦:古代官吏降职后到外地做官,称为谪宦。岭东陲:岭是指岭南,即五岭山系,东陲指广东。 袅花枝:形容秋天的菊花盛开,花朵随风摇曳。垓下:古代地名,位于今安徽凤阳县东北,是楚汉相争时项羽与刘邦决战的地方。这里是用“垓下”比喻战场。 羽书军檄:古时候朝廷发文书给将领,要传达命令,所以叫羽书。火星驰:形容军情紧急,文书飞驰如流星。冠虎噬人肥
朝中措 叮咛被襆出门时。日影黯崦嵫。树古鸦昏吏老,摇红烛映垣薇。 翻阶芍药未成诗。宫漏出花迟。年少东华旧梦,空山回首依稀。 注释: 1. 叮咛被襥(fù)出门时 - 嘱咐或告诫某人在出发前要小心谨慎。 2. 日影黯崦嵫(yān zī)- 太阳的影子变得昏暗,形容天色已晚。 3. 树古鸦昏吏老 - 树上的乌鸦叫声让人感到官员已年迈。 4. 摇红烛映垣薇 - 摇曳的红烛光映照在墙角的草上。 5.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晏几道所作,全诗如下: 关门屏蔽峒回环,匹马客衣单。树海秋风作浪,无端飞入琴弦。 丹铅颜色闇橐键,舞袖碍回旋。卧榻耽耽虎伺,鵩声啼破苍烟。 【注释】 1. 峒(dòng):指山间峡谷。 2. 丹铅:朱砂。闇:同“暗”。 3. 櫜(gāo)键:盛箭矢的袋子。 4. 耽耽:犹重重;层层迭迭。 5. 鵩(fú音扶):传说中的一种鸟,又名杜鹃。 【赏析】
【注释】 瓯北:今江苏苏州市吴中区。费(fèi)诗(shī):即费诗才,指宋代诗人费衮。瓯北,即吴中之北。瓯,水名,在今浙江温州一带。唐宋以来有“瓯闽”、“瓯越”之称。 夜静虎巡街:指月黑风高之夜。宋朝时,民间传说老虎出没,人们夜间不敢出门,故称“虎巡街”。诗句以“虎巡街”喻“虎”,暗指诗人的清正廉明。 并蒂花:并生在茎上的两朵花。比喻夫妻恩爱,或情深意长,永不分离。 南天:南方的天空。雪白皑皑
朝中措 · 题张真人鹤归亭,用欧公韵 当年虚靖已凌空。胜迹古亭中。萝洞昼栖云雾,石坛时响松风。 每闻猿啸,惊飞鹤驾,暮鼓晨钟。便有药炉丹井,尘湖几见仙翁。 注释: - 当年:指现在。 - 虚靖:道教用语,指神仙或高僧。 - 凌空:飘在空中。 - 胜迹:美好的遗迹,这里指的是张真人的居所鹤归亭。 - 萝洞:山洞,传说中仙人修炼的地方。 - 石坛:道士修行的地方。 - 猿啸:猿猴的叫声。 -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张元干的《念奴娇·和谢民师推官将赴吉州》。 朝中措 花光凉节夜痕秋。人在小红楼。残梦兀遥灯影,惊心疑漾帘钩。 屏山归路,青芜沙外,稚柳江头。渐是兰桡荡尽,倚阑无那凝眸。 注释: - 花光:指月光照射下的花朵。 - 凉节:指秋季的节日或节气。 - 人在小红楼:指诗人在小红楼上。 - 残梦兀遥灯影:描述诗人在小红楼上,看到远处灯光的影子。 - 惊心疑漾帘钩
【注释】 吊古:凭吊古迹。平山堂:在今江苏南京市西北。隋宫:指隋炀帝的行宫,在今天的南京城内。板渚:在今扬州市北郊。榆荚:榆树的果实,春天落下来像棉絮一样。 【赏析】 此词作于宋神宗元丰三年(1080),当时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在黄州闲居期间,重游金陵旧地,写下了这首怀古词。上片写景,下片抒情,情中有景,景中含情,情景交融。 首句“我来吊古”,点明题旨
注释: 朝中措 · 重过宁园,残菊离披,犹存旧蕾。感填是解 画楼依旧锁秋阴。香断曲栏深。寒重晶帘犹卷,梦回金钿难寻。 冰泉几举相怜,旧色风雨曾禁。多事额黄偷整,半妆描尽伤心。 赏析: 这是一首写重游宁园,触物生情的词。上片起首两句点明“重过”宁园,并描写了园中的菊花已落残败,只有一些未开放的花蕾还在。下片则写了自己重游时所见之景以及自己的感受。前两句写重游时所见之景:画楼依旧,锁住了秋天的阴气
朝中措 · 红桥雨中,和六一 丝丝寒雨湿遥空。残黛锁云中。只有沿堤杨柳,依前醉舞东风。 清愁怎祓,香浮玉蕊,波泛金钟。曲水又逢元巳,衰颜我已成翁。 解析: - 丝丝寒雨湿遥空。残黛锁云中:描述了细雨纷纷,雨水打湿了天空的景象。"残黛锁云中"形容远处的山色或建筑被雨打湿后呈现出淡淡的黑色,仿佛被云雾笼罩。 - 只有沿堤杨柳,依前醉舞东风:这里提到“沿堤杨柳”指的是在河边的柳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