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黎谪宦岭东陲。满县袅花枝。九月秋风垓下,凄凉剑底红飞。
羽书军檄火星驰。冠虎噬人肥。孺子沧浪濯足,中流一舸逶迤。
【注释】
昌黎:昌黎是唐代诗人韩愈的郡望,这里指代作者自谦。谪宦:古代官吏降职后到外地做官,称为谪宦。岭东陲:岭是指岭南,即五岭山系,东陲指广东。
袅花枝:形容秋天的菊花盛开,花朵随风摇曳。垓下:古代地名,位于今安徽凤阳县东北,是楚汉相争时项羽与刘邦决战的地方。这里是用“垓下”比喻战场。
羽书军檄:古时候朝廷发文书给将领,要传达命令,所以叫羽书。火星驰:形容军情紧急,文书飞驰如流星。冠虎噬人肥:比喻军队中的人凶残,如同猛虎一样。沧浪濯足:沧浪指沧海,濯足意为洗脚,这里指涉水过江,泛指渡过长江(或大江)。一舸逶迤:舸是船的意思,一舸逶迤形容渡船行得很慢。
【赏析】
《朝中措·昌黎谪宦岭东陲》是一首七言律诗。前两句写昌黎贬谪后的境况。”满县袅花枝”,既写出了秋风劲吹之下满县飘香的意境,又以“袅花枝”喻指贬谪后的凄清之境,为全诗定下一个基调。”九月秋风垓下”,既点出时令,又借“垓下”之典暗讽当时的政治环境,表达了诗人在政治斗争中屡遭打击的悲愤心情。”凄凉剑底红飞”,既写出了被贬后的孤独和寂寞,更暗示了其政治理想未能实现的痛苦。
第三句”羽书军檄火星驰”,既点明此时正是战争时期,又以”羽书”、”军檄”等词语暗示战争的残酷。”冠虎噬人肥”,既形象地描绘出军中将士们凶狠残暴的形象,又以”冠虎”、”噬人肥”等词语暗含讽刺。最后一句”孺子沧浪濯足,中流一舸逶迤”,既表现了诗人对局势的不满,又以”沧浪濯足”、”中流一舸”等词语描绘出一幅宁静而充满希望的画面。全诗以景寓情,以物传情,将贬谪后的凄凉、愤怒、无奈等情感表现得淋漓尽致,令人动容。同时,诗中还巧妙地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诗歌更加生动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