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沙漠漠。穹窿方垒金棺托。神巫炼骨珍灵药。地久天长,何事南山椁。
疑冢漳滨终觅著。茂陵玉碗人间落。形骸留得终缠缚。捣麝成尘,何似归寥廓。

【注释】

黄沙漠漠:辽阔的沙漠。穹窿方垒:高高的山冈。金棺托:用金子做的棺材。神巫炼骨珍灵药:巫师炼制仙丹,使尸体不朽。地久天长:天地之久,人世之长,形容时间漫长。何事南山椁:为何要用南山木做棺材。疑冢漳滨:在漳水边挖个坟墓作为疑冢。茂陵玉碗:汉武帝茂陵中的铜碗,据说是秦始皇的玉碗。人间落:从人间掉落。形骸留得终缠缚:身体被束缚着,无法解脱。捣麝成尘:捣碎的麝香变成尘土。何似归寥廓:不如归于空旷之处。

赏析:

《一斛珠》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作品。这首七律写于唐宣宗大中五年(851),时诗人因党争下狱,受尽折磨,终于得到昭雪。诗中表达了诗人对于生死、荣辱的超然态度以及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之情。

首联“黄沙漠漠。穹窿方垒金棺托”,描绘出一幅宽广无垠、连绵起伏的沙漠图景,并以此开篇,既为全词定调,也为下文埋下伏笔。颔联“神巫炼骨珍灵药。地久天长,何事南山椁”,以神话传说为引,通过“神巫炼骨”“珍灵药”等词汇,展现了一个关于神仙长生不老的美丽传说。然而,这个传说却与现实形成鲜明对比,让人不禁对生命的本质产生思考。颈联“疑冢漳滨终觅著。茂陵玉碗人间落”,进一步运用“疑冢”、“茂陵玉碗”等意象,将现实与传说巧妙结合,既展现了历史的沧桑巨变,又反映了诗人对于历史变迁的关注和思考。尾联“形骸留得终缠缚。捣麝成尘,何似归寥廓”,则是诗人对于生死、荣辱的深刻反思,通过“形骸留得终缠缚”等词语,表达了自己对于生死轮回的无奈与感慨,同时也流露出一种对于自由生活的向往之情。

这首诗通过对生命、死亡、荣辱等主题的深入思考,展现了作者独特的审美情趣和人生观念。同时,这首诗的语言优美、意境深远,也使其成为了中国古代诗歌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