胤禛
译文 我远远望去,只见漠漠云气与天相接,茸茸青草渐渐长得齐整; 花繁从小路旁生长,溪涨时觉得桥身低矮。 燕子捎带堞石巢梁上飞来飞去,衔着鱼饵消失在水面的浪花中; 偶尔来到松下休息,斜倚在水边观赏浇灌的菜畦。 注释: 寓目:远观 漠漠云际:形容云海茫茫,天空无边无际。 茸茸草渐齐:形容草丛茂密,参差不齐。 花繁从径窄:比喻事物在发展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如人为、自然等),往往会有新的情况出现。
荷花 袅袅摇波碧,亭亭映日红。 芳能消暑气,秀独占薰风。 叶翠遮尘盖,茎香劝酒筒。 仙姿时一挹,清洁与心通。 译文: 荷叶轻轻摇曳在碧绿的水面上,花亭亭玉立映照着红彤彤的太阳。荷花的芬芳之气能够消除暑热带来的不适,它那娇美的身姿独占了夏天的清凉之风。荷叶翠绿的叶片遮住了尘土,茎上的香气仿佛在劝人饮酒。观赏荷花时,我常常忍不住要摘取几片荷叶来拂拭额头上的汗水。荷花的纯净之美让人心旷神怡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水含夕籁静,余亦澹怀空。 释义: 水波映照着夕阳的影子,显得格外宁静;我也随着这份宁静,心情变得空旷无物。 注释: “夕籁”指夕阳的余晖在水面上反射的声音,“澹怀空”形容心境的空灵和超脱。 2. 星彩低穿树,花香暗度风。 释义: 星辰的光芒轻柔地穿过树林,花香似乎随风悄悄飘过。 注释: “星彩”指的是星光,给人以温柔的视觉感受;“穿树”形象描绘了星光透过树叶的情景。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深柳读书堂的诗。作者以“十二咏”的形式,分别描写了院、溪、竹、风、香、阴、书、绮六景,每一句都运用比喻手法,把景物写得十分生动,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这首诗不仅写景优美,而且寓意深刻,是一首很好的咏物诗。 【注释】 深院:庭院幽深,环境幽静。 流:指溪水流动。 珊珊:形容玉声清脆。 碎玉:形容溪水的响声如同碎玉。 袅袅:形容风吹过竹林的声音,如细丝飘拂。 清:指微风轻轻吹拂。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内容和语言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要求,如本题“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然后浏览全诗,理解诗意,在此基础上作答。注意不要出现错别字。 “喜晴”意思是:喜欢晴朗的天气,这里指雨过天晴后的心情。 “阴翳看销尽,晴光喜满扃”意思是:乌云被阳光照得无影无踪了,心情也由阴沉变为开朗。 “云归天湛碧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峤的作品,其原文如下: 月涌湖心白,灯燃湖面红。 琪花开色界,电彩灿虚空。 棹泛明河里,人游列宿中。 兰舠鸣梵呗,飘入藕花风。 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释义和赏析: 1. 月涌湖心白,灯燃湖面红。 - “月涌湖心白”描绘了月光在湖心泛起的景象,如同白色的波浪,给人一种清冷宁静的感觉。这里的“涌”字用来形容月影在湖面中的流动,给人一种动态的美。而“白”字则突出了月光的纯净和明亮
【注释】 九日:指重阳节。 秋容:秋天的景色。 晴色宜:晴朗的阳光照耀下,景色显得格外美丽。 紫萸:一种植物,传说中九月九日折来佩戴可以辟邪长寿。 香可佩:香气可以使人佩戴。 黄菊:菊花的一种,秋天盛开。 屐(jī):木制或草制的鞋。 登高:登高赏景。 尊:酒杯。 选胜:选择美好的风景去游览。 多载酒:多携带美酒。 拂石:擦拭石头。 醉题诗:《世说新语》记载晋朝诗人陶渊明“尝九月九日无相人酒家饮
《新绿》 昨树花多叶,今看叶胜花。 翠含新色嫩,绿重午阴斜。 霁景鸣乾鹊,烟光乱乳鸦。 最宜初夏候,掩映碧窗纱。 注释: 昨天的花木枝繁叶茂,今天一看树叶更加茂盛,叶子的绿色比花朵还要鲜亮。 翠色中还蕴含着春天的生机,颜色显得格外嫩绿,而绿意浓重的中午时分阳光斜照。 雨后天晴的景象中有喜鹊在啼叫,烟雾缭绕中乌鸦在飞翔。 最适合初夏时节欣赏,窗外的景色掩映在绿色的纱帘之中。 赏析:
【解析】 此题考查诗歌内容、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的理解和赏析能力。解答此题,需要审清题干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注意要理解诗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本题是考查对全诗内容的理解和感悟,以及对作者思想感情的理解与把握。 “初月明楼角,微风动树条”,首联写景,描写初秋夜晚,月光照耀着高楼的屋角,轻轻吹过树梢,使树叶发出沙沙响声。
这首诗描绘的是黑龙潭的景色。下面是逐句的解释: 1. 平麓蟠崇阜,云潭结涧阿。 - "平麓"指的是平坦的山麓,"蟠崇阜"形容山势高耸且险峻,"云潭"则是云雾缭绕的水池,"涧阿"指山间沟谷。这句诗描述了黑龙潭周围的自然景观,地势陡峭而雄伟。 2. 镜光涵铁冷,溜响喷珠多。 - "镜光"指的是水面像镜子一样反射着阳光,"涵铁冷"形容水的冰冷,如同含着铁一般冷冽。"溜响喷珠多"则形容水流湍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