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景明
【注释】 1. 风流:指有才学、风度。 2. 受樊:受困,受窘。 3. 故里:故乡。 4. 文园:汉司马相如的宅第在茂陵,故称“文园”。此处泛指家园。 5. 落日空山暮;落日:太阳西坠。空山:荒凉的山野。暮:傍晚。 6. 清霜十月繁:清霜:初冬的露水,因霜而白。十月:指深秋。繁:众多。 7. 修程正迢递:行程正在遥远的道途中。修程:旅途。迢递:遥远。 8. 努力为加餐:勉力为之,多食一些饭食
【注释】: ①子纬宅子静:指刘子纬的住所。子静,刘子纬字静初。 ②对月:即在月亮下。 ③长安:今西安市。 ④桂花轮:指明月。 ⑤笛里三年泪:指诗人思念故乡,感慨自己漂泊在外已三年,而家乡的桂花又盛开了。 ⑥樽前万里身:指自己虽然在外地飘泊,却依然如在故乡一样,与朋友欢聚。 ⑦关山:指华山,又称西岳。 ⑧楼阁:指高楼大厦。 ⑨怆神:悲伤得让人神伤。 【赏析】: “十五夜刘子纬宅子静初至对月”
"美人朝玩雪,置酒临高台。秪疑仲春月,风送落花来。"是明代诗人何景明的《白雪曲》的第一首。下面是对该诗的逐句解读: - 第一首诗: 1. 美人朝玩雪:描述美人早晨在雪景中游玩的情景。 2. 置酒临高台:在高台上摆放美酒。 3. 秪疑仲春月:疑惑这是否是春天的月色。 4. 风送落花来:风似乎把落花送到了这里。 这首诗表达了美人在清晨欣赏雪花的美丽景色,并在此背景下饮酒赏景的情感体验
【解析】 1. “独坐高楼上,看花泪暗流”一句中“独坐”,写出了诗人登楼时孤寂的心情;“暗流”一词形象地表现了诗人内心的伤感。 2. “东风无限好”一句是全诗的关键,它与下句的“日暮使人愁”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和对美好时光流逝的惋惜。 3. 这首诗以写景为主,借景抒情。诗人在登高望远之际,面对盛开的花朵,触景生情,感慨万千。 4. 赏析:此诗是一首描写春天景色
【释义】:这首诗是写山中风景的。前两句描写了山中的景色,后两句则写诗人自己对这山中景色的感受。 【注释】: 1. 碧于苔:比苔藓还要绿。 2. 晴窗:晴天的窗。 3. 遥知抱琴者:知道有弹琴的人。 4. 看山来:因欣赏山景而来到这里。 【赏析】: “山色碧于苔,晴窗日日开。”此句描绘了一个清幽的山居景色。山中景色清新秀丽,远胜平地,诗人对此情有独钟,于是便常常打开窗子去欣赏这山色。“碧于苔”一句
【注释】: - 寂寂扬雄宅:寂寂,寂静无声;扬雄,西汉著名文学家。宅,指宅院或住宅。 - 琴书谁与同:琴书,泛指书籍;谁与,没有人和谁。 - 青山过片雨:青山,形容山的美;过片雨,形容雨点很小,像片一样飞落。 - 白日抱残虹:白日,阳光;残虹,即残阳余晖,形容夕阳西下时的景象。 - 尘榻还堪卧:尘榻,尘埃覆盖的床;堪,能够;卧,躺下睡觉。 - 清樽未可空:清樽,清澈透明的酒杯;未可空,不能空着
【注释】 络纬:昆虫名,又名纺织娘。纺织娘的鸣声如织布,故称“纺织娘”。 繐帏(fúwéi):有花纹的细密丝织品。 下鸣机:指纺织娘在织布时发出的鸣声。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的小诗。诗人以纺织娘为线索,描绘了一幅秋天的图画。全诗语言朴实,感情真切,意境优美动人。 首句“络纬催寒女”,是说纺织娘在秋风中不停地叫。“催”字用得十分形象,写出了纺织娘的叫声像催促着什么一样。“寒”字既指秋季的气候
【注释】 邀:邀请。文直:指刘琨,字越石,晋代著名将领,曾为刘琨主簿。不至:不到。嗜酒世间稀:嗜酒成性的人世间罕见。尔是:你也是。刘伶:东汉末年文学家、思想家,“竹林七贤”之一。后:后来,此处指后来的刘伶。何妨:不妨。荷锸(chǎo)归:扛着铁锹回家去。锸:农具,形状像铲子。 【赏析】 此诗写刘琨对朋友的邀请,而友人不来,表达了自己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全诗语言质朴通俗,明白如话
注释: 二月时节,寒蝉开始鸣叫,叫声悲凉而杂乱。它们在枯叶中哀鸣,声音凄凉。林中的花儿也开满了眼,它们在秋风的吹动下,萧飒作响。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秋天景象的诗。诗人通过描写寒蝉、落叶、林花等元素,展现了秋天的凄凉和萧瑟。寒蝉的哀鸣,落叶的飘落,林花的萧飒,都让人感受到秋天的凄凉和萧瑟。同时,诗人还通过对比的方式,将寒蝉的哀鸣和落叶的飘落,林花的萧飒和秋风的吹动,形成了一种强烈的对比
移席留长坐,更深雨渐繁。 竹寒庭鹤警,灯静壁蛩喧。 舟楫淹归计,琴书代晤言。 知君多雅兴,常过蒋生园。 译文: 我邀请你到我的书房里坐下,一起度过这个深秋的夜晚。窗外秋雨淅沥不断,更添了几分寒意。竹子在夜里发出的声响如同被惊醒的白鹤,而壁炉旁蟋蟀的叫声也愈发响亮。 我们坐在窗边,看着外面绵绵秋雨,听着屋内的虫鸣声,不禁有些出神。忽然之间,一阵秋风吹来,带来了一股清新的气息。我忍不住赞叹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