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子风流士,才高耻受樊。
长贫思故里,多病乞文园。
落日空山暮,清霜十月繁。
修程正迢递,努力为加餐。
【注释】
- 风流:指有才学、风度。
- 受樊:受困,受窘。
- 故里:故乡。
- 文园:汉司马相如的宅第在茂陵,故称“文园”。此处泛指家园。
- 落日空山暮;落日:太阳西坠。空山:荒凉的山野。暮:傍晚。
- 清霜十月繁:清霜:初冬的露水,因霜而白。十月:指深秋。繁:众多。
- 修程正迢递:行程正在遥远的道途中。修程:旅途。迢递:遥远。
- 努力为加餐:勉力为之,多食一些饭食。加餐:增加饮食。
【赏析】
此诗作于天启五年(公元1625年)秋天,作者时年三十三岁。当时作者已由太学诸生升为主事,负责监印和掌管文卷。这首诗是作者送友人都玄敬主事出仕时所作。
起二句写朋友才高志洁,不愿做官。“才高”,即才能超群,学识渊博。“羞受樊”,意为才高志洁,耻于屈就。这两句以反语出之,既表达了对友人的敬佩之情,又流露出自己仕途不遂的苦闷。
三四句写自己贫贱落魄,思乡心切,且身患重病,乞求友人给予照顾。“长贫”、“多病”都是自谦之词,实乃诗人内心的真实感受。“故里”即家乡,诗人用“思故里”表达自己对家乡的思念之情。“乞文园”则表明诗人此时身处困境,生活艰难。“文园”是汉代司马相如的住所,此处用以代指自己的家园。“乞”字表现了诗人生活的窘迫和对友人的依赖之情。
五六句写诗人身处荒郊野外,黄昏时分,落日余晖映照在空寂的山野之上。“落日”与“空山”相呼应,营造出一种凄清、空旷的氛围。“暮”字传达了诗人对时光易逝、生命短暂的感叹。“清霜十月繁”则进一步描绘了诗人所处环境的寒冷和萧条。“繁”字形象地表现出了大自然的苍凉之美。
最后两句写诗人在漫长的旅途中,正逢深秋时节,沿途风景愈发显得萧瑟凄凉。“修程”即长途旅行,诗人用“修程正迢递”来表达自己在旅途中的艰辛与不易。同时,“努力为加餐”也是对友人的劝勉,希望他能够珍惜时间,多加保重身体。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洁明快,通过对友人的送行以及自己的身世经历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