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景明
【注释】 采莲曲三首 其二 :这首诗是作者在江南采莲时所作,描写了采莲姑娘们的美丽。 岸上有柳,隰中有荷,舟中女儿胜吴娥:采莲船的岸边有垂柳,河中的水草中长着荷花,而船上的采莲女比吴地的歌女还要美丽。 为君先唱绿水歌,起揽长带垂纤罗:她首先唱起了那支绿色的小曲调,然后挽起长长的丝线,将纤细的罗巾系上船舷。 鸳鸯双栖翡翠过,下渚日暮多风波,叶密花稀愁奈何:成双的鸳鸯在水中嬉戏,翠鸟掠过湖面
【注释】: 1. 凤楼十二连绣衢:凤凰楼有十二根柱子,连接成一条长走廊。 2. 雕楹刻桷耀城隅:雕刻华丽的屋梁和门柱,闪耀在城市的角落。 3. 朱檠绛蜡艳红蕖:红色的灯台和烛,鲜艳的红色荷花。 4. 金盘玉羞奉君需:珍贵的盘子和美酒,是献给君王的需求。 5. 美人隔坐曳华裾:美丽的女子坐在一边,拖着华丽的裙子。 6. 主称万年为欢娱:主人称这为快乐和欢乐。 7. 上客翠盖停踟蹰
诗句释义 1. 王离城:指的是位于今河南省境内的古战场,历史上有多次重要的战役在此发生。 2. 王舆东不返:王舆是战国时期秦国的一位将军,此句意指他未能返回东方。 3. 国步何其频:国家的危机频繁发生。 4. 群雄角谋智:许多英雄豪杰都在谋划各自的智略和策略。 5. 大柄归强秦:强大的秦朝控制了国家的主要权力。 6. 韩卢恣吞噬:比喻强大的对手任意吞并他人。 7. 逢恶者谁子
【注释】: 青荷: 青色的莲花。 睎(zhuàn):明亮貌。 朱光:红色光泽。 含素蕤(ruí):含有白色的花瓣。 绿房翠盖:绿色的荷叶和绿色的荷叶盖子。 偃(yǎn)参差:倾斜不齐,形容莲叶的形态各异。 红妆皓腕: 穿着红色的衣裙,手腕白皙。 涟漪:水波荡漾。 桂舟兰楫:用桂木和兰花装饰的船桨。 纷屡移:多次移动。 佳人: 美丽的女子。 罗带: 古代的一种头饰,用五彩丝线编织成各种图案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采莲曲三首》的第三首。全诗如下: 急歌太短缓歌长,清风夕回素云翔。 双凫飞起向横塘,荷花不言空断肠。 明月宛转流四方,月中白露沾衣裳。 红颜青鬓安能常,万岁为乐莫相忘。 逐句释义: - "急歌太短" 和 "缓歌长":这是对音乐节奏的描述,快歌听起来时间短促,慢歌则悠扬持久。 - "清风夕回素云翔":傍晚时分的清风带着素净的云彩飘荡。 - "双凫飞起向横塘"
【注释】 鸣雁行:古诗篇名。又名《鸿雁歌》。 鸣斯:鸣,叫;斯,语气词。 嘹嘹:声音洪亮的样子。 离漂:别离漂泊。 于飞:飞翔。 肃肃其羽:羽毛整齐貌。 遵彼脩渚:遵,沿着;彼,彼地,这里指水边高地;脩,修整;渚,水中沙洲。 实维汝所:实,确实;维,是;汝,你,指鸣雁。 洞庭:今洞庭湖。 增波:增加波浪。 沙朔:水边沙洲。 何宁往来:何处能来回?宁,何,哪里;来往,往返。 无恤尔躬:不要忧虑自己
【注释】 1. 白纻歌:汉末民歌,内容为男女相爱。 2. 齐纨:齐国的细绢。 3. 越罗:南方的丝织品。 4. 霜雪辉:光彩闪耀如霜雪。 5. 吴刀并剪:吴地的剪刀。 6. 鸣珰垂佩:指用耳环、玉佩等饰物相装饰。 7. 且步云馆:暂且去云彩缭绕的亭馆。 8. 升月台:登上月亮台上。 9. 珠缨列座:珠子装饰的马缰套在座位上。 10. 琼筵开:琼玉般的筵席。 11. 秦筝慷慨
【译文】 十五夜高铁溪同沈清溪赵雪舟马百愚过敝居对月 端坐抚盛节,怀念这金素中间。 上客驾飞盖,惠然慰幽衷。 圆圆的月亮舒展开它的东隅,忽然又周遍整个天空。 五彩斑斓的车轮,缤纷结文虹。 流辉接瑶席,绛气郁以葱。 众贵宾侈贵玩,联篇挹华风。 情好在明月,安问膳靡丰。 弦望有恒度,明阴变无穷。 人生非比翼,岂得常相同。 所愿御此觞,聊以娱夜终。 【注释】 1. 十五夜:农历正月十五日为上元节
诗句释义及赏析 第一句:“东风满山开杏花,杏林十里如蒸霞。” - 关键词:东风、杏花、杏林、蒸霞 - 注释:这里的“东风”指春风,它吹满了整个山谷。“杏花”是春季常见的花卉,通常在温暖的气候中盛开。“杏林”指的是由众多杏树组成的树林,这里形容它们繁盛的样子如同被蒸气笼罩一般灿烂。 - 赏析:这句诗描绘了春天时杏花盛开的景象,通过“杏花”和“杏林”的描写,表达了春天生机勃勃的氛围。同时
西乌岭 岭上树木郁郁葱葱,山云缭绕深不可测。 青山无云时显得更加青翠,而云雾笼罩则显得阴翳重重。 山间云雾随日落千变万化,而青山却始终保持本色不变。 仙人常伴白云而居,家就藏在白云最深处。 夕阳西下归耕者匆匆,披着破旧斗笠和蓑衣冒雨前行。 注释: 1. 岭树郁郁:指西乌岭上的树木茂盛、郁郁葱葱。 2. 深深深:形容山势高峻,云雾缭绕。 3. 无雨云阴阴:指天空中没有下雨,但云雾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