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舆东不返,国步何其频。
群雄角谋智,大柄归强秦。
韩卢恣吞噬,近攻无完唇。
逢恶者谁子,范睢真不仁。
貔虎下河北,三晋飞烟尘。
据险筑城垒,当此山嶙峋。
四壁真如削,百雉傍无邻。
养锐绝窥觊,出奇迈等伦。
王离实为之,为国思委身。
撚指忘赵魏,回首无秦人。
但留城土在,块然秋复春。
苔溪唱樵牧,暮雨收荆榛。
哀哉战争年,涂炭皆我民。
见此重悽怆,过客停双轮。

诗句释义

  1. 王离城:指的是位于今河南省境内的古战场,历史上有多次重要的战役在此发生。
  2. 王舆东不返:王舆是战国时期秦国的一位将军,此句意指他未能返回东方。
  3. 国步何其频:国家的危机频繁发生。
  4. 群雄角谋智:许多英雄豪杰都在谋划各自的智略和策略。
  5. 大柄归强秦:强大的秦朝控制了国家的主要权力。
  6. 韩卢恣吞噬:比喻强大的对手任意吞并他人。
  7. 逢恶者谁子:在遭遇困难和灾难时,谁是真正的救星?这里用范睢(即范雎)来暗指那些表面上看似善良,实际上并不仁义的人。
  8. 貔虎下河北,三晋飞烟尘:形容战争带来的破坏和混乱。
  9. 据险筑城垒:利用地形的优势,构筑坚固的防御工事。
  10. 四壁真如削,百雉傍无邻:形容城墙坚固到仿佛可以削去一般,四周没有邻居或援军。
  11. 养锐绝窥觊:保持兵力的锐气,不让敌人有机会窥探或觊觎。
  12. 出奇迈等伦:施展出超越常人的计谋,使对手难以比拟。

译文与注释

王离城

王离,一位英勇的将军,但他未能从东方归来,国家的命运因此变得更加动荡不安。

王舆东不返,国步何其频。

  • 王舆东不返:指某位名叫王舆的将军未能返回东方。
  • 国步何其频:意味着国家的局势非常不稳定,频繁出现危机。

群雄角谋智,大柄归强秦。

  • 群雄角谋智:形容当时众多的英雄豪杰都各自施展智慧,争夺权力。
  • 大柄归强秦:强大的秦国最终掌握了国家的主要权力。

韩卢恣吞噬,近攻无完唇。

  • 韩卢恣吞噬:比喻某些势力肆意吞食、掠夺。
  • 近攻无完唇:形容战争中的攻击几乎无法避免地会伤及无辜,导致损失惨重。

逢恶者谁子,范睢真不仁。

  • 逢恶者谁子:在面临困境时,谁能成为真正的救星呢?在这里用范睢(即范雎)来暗示那些表面看似善良,实则心术不正的行为。
  • 范睢真不仁:指出那些表面上看起来仁义的人实际上并不仁慈。

貔虎下河北,三晋飞烟尘。

  • 貔虎下河北:比喻战争给河北地区带来的破坏和混乱。
  • 三晋飞烟尘:描述战争期间,整个地区的尘土飞扬,象征着极大的破坏和混乱。

据险筑城垒,当此山嶙峋。

  • 据险筑城垒:利用地形的优势,构筑坚固的防御工事。
  • 当此山嶙峋:面对这样的地形,显得尤为险要,如同岩石般坚硬。

四壁真如削,百雉傍无邻。

  • 四壁真如削:形容城墙坚固得好像可以直接削下来一样。
  • 百雉傍无邻:四周没有其他建筑或盟友,形容孤立无援的局面。

养锐绝窥觊,出奇迈等伦。

  • 养锐绝窥觊:保持兵力的锐气,不让敌人有机会窥探或觊觎。
  • 出奇迈等伦:施展出超越常人的计谋,使对手难以比拟。

赏析

本诗通过描绘王离城的地理位置、历史背景以及战争中的各种现象,展现了一幅乱世中英雄奋战的画面。通过对关键人物和事件的刻画,诗人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关注以及对战争给人民带来的苦难的同情。整首诗语言朴实而富有力度,既有对历史的回顾,也有对未来的思考,反映了诗人深沉的历史责任感和忧国忧民的情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