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历
田舍 田舍红门外,挥鞭日影斜。 绕村流曲水,压架剩秋瓜。 耞板寒敲圃,缫车夜绩麻。 勤劬有馀乐,官税早输衙。 注释: 田舍:村庄。 田舍红门外,挥鞭日影斜。 挥鞭:挥动马鞭。 日影斜:太阳西斜。 绕村流曲水,压架剩秋瓜。 绕村:绕过村口。 曲水:弯曲的小溪。 压架:压在架子上。 剩秋瓜:剩下的秋瓜。 耞板:用草编织的农具,用于敲打谷物。 寒敲圃:在寒冷的夜晚敲击园圃。 缫车:用来抽丝的织机。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赏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通晓全文大意的基础上,根据各个选项的描述,然后一一判断正误即可。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内容,把握思想情感的基本能力。《孤雁》是唐代王之涣的《秋登兰山寄张五》。诗中“关塞劳来往,孤飞意不舒”描绘了孤雁往来奔波、孤独飞行却不得舒展心情的情状;“犹知失群恨,漫忆写空馀”表达了它虽然知道失群的痛苦但仍然思念着同伴,回忆往事,寄托思乡之意;“饥怨衡阳月
【注释】 麦垄:指农田,田间的垄。 菲菲:草木茂盛的样子。 因风:乘着风势。 霏微:细雨纷飞的样子。 此际:此时。 讵:岂。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写的是农民种田时的情景。诗人以“雨”为题,描绘了一幅农民在秋日里种地、收割、晾晒等劳动场面,表现农民辛勤劳动和对丰收的渴望之情。 “麦垄绿菲菲,秋苗润更肥。”这两句诗描写了田野的景象,麦田里的庄稼长得郁郁葱葱,秋天的稻苗也长得又肥又壮
重阳 一夜雨廉纤,新晴景倍添。 日暄烘菊蕊,云散露峰尖。 秋色重阳胜,诗题即事拈。 登高堪眺远,四面卷珠帘。 译文: 昨夜的雨轻柔细腻,新的晴天景色更加明媚。太阳烘烤着菊花的花瓣,云朵散去露出山峰尖尖。秋天的景色比往常更美丽,因此随手写下了这个诗句。登上高处可以看得更远,四周都被美丽的景色所吸引,于是我将窗户都卷起,欣赏这美丽的秋景。 注释: 1. 一夜雨廉纤:廉纤,指细雨。一夜雨廉纤
晚 鸣笳催落日,画鼓震金风。 马应传呼聚,天临旷野空。 辕门群卫肃,虎帐列灯红。 武备从来整,时巡制亦同。 注释:鸣笳催落日,画鼓震金风。鸣笳和画鼓声中,夕阳西沉、秋风劲吹。马应传呼聚,天临旷野空。马匹应声传呼,天空辽阔空旷无垠。辕门群卫肃,虎帐列灯红。军门守卫整齐,营帐里灯火通明。武备从来整,时巡制亦同。自古以来的武备严谨,皇帝巡视制度也如此。赏析: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岑参的《北庭作》
【解析】 此题考查考生的鉴赏评价能力。鉴赏评价类试题是近年来高考诗歌鉴赏常考题型,答题时首先明确本题是“内容概括和情感分析”,然后结合诗句具体进行赏析,最后指出答案要点。本题要求考生先给出诗句再给出译文,最后附上赏析。 【答案】 (1)《刻漏》是唐代诗人韩偓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以咏物起兴,借“刻漏”写心性不专一、耽于玩乐之弊,表现了作者对人生的态度和价值取向。 (2)“刻漏响丁东,朝昏转不穷”
晚圃 晚圃萧疏甚,秋光亦可吟。 桔槔闲井畔,蟋蟀聚墙阴。 蔓老霜壶坠,花稀风蝶寻。 白驹惊过隙,抚景愧君临。 译文: 晚圃的景色萧疏而美丽,秋天的阳光也可以用来吟诗。 桔槔(jié)在井边显得有些闲散,蟋蟀在墙根聚集成群。 蔓草已经老了,像霜壶一样坠落;花儿稀少,风中飞舞的蝴蝶也在寻找。 骏马飞驰而过,时间就像缝隙一样迅速流逝,我不禁感叹时光的无情。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晚秋时节的田野景象
永定河云有故道由中亭玉带以达津归海 总督孙嘉淦建议疏复及时兴作览奏水已循轨民情欢跃爰成一律 注释: - 永定河的云有旧道由中亭(地名,位于今北京市)玉带(河流,流经北京)以达(连接)津(天津)归海。 译文: 永定河的云有旧道由中亭(一个古老的名字,位于今天北京附近的地名)与玉带(永定河)相连通,一直通向天津和大海。 永定原无定,千年卫帝京。 有源安可障,无事自然行。 玉带清流合,中亭故道并。
中夜 中夜园林静,徘徊独散襟。 漏声传阁上,蛩语咽墙阴。 化理惭无术,忧怀转不禁。 松梢一片月,照我为民心。 注释: - 中夜:深夜。 - 中夜园林静:深夜的花园显得格外宁静。 - 徘徊:来回走动,形容徘徊不安。 - 独散襟:独自一人,心情烦闷的样子。 - 漏声传阁上:古代建筑中的漏壶滴水声音从楼上传下来。 - 蛩语咽墙阴:蟋蟀的鸣叫声在墙角回响,声音低沉而凄凉。 - 化理惭无术
诗句释义与注释: 1. 严霜催气肃, —— 描述的是严冬的霜冻天气,使空气清新、寒冷。"肃"意味着冷峻。 2. 暖日上窗迟, —— 阳光虽温暖,但升起得缓慢,暗示早晨较晚。 3. 百卉繁华歇, —— 百草万物都开始凋敝,春天的繁花已逝去。"歇"指的是结束或衰减。 4. 三秋节候移, —— 秋季三个月的节气已经改变,秋天已经过半。 5. 生憎棉絮薄, —— 厌恶棉絮(指棉花)太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