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霜催气肃,暖日上窗迟。
百卉繁华歇,三秋节候移。
生憎棉絮薄,无那朔风吹。
最念茅檐下,祁寒怨者谁。

诗句释义与注释:

  1. 严霜催气肃, —— 描述的是严冬的霜冻天气,使空气清新、寒冷。”肃”意味着冷峻。
  2. 暖日上窗迟, —— 阳光虽温暖,但升起得缓慢,暗示早晨较晚。
  3. 百卉繁华歇, —— 百草万物都开始凋敝,春天的繁花已逝去。”歇”指的是结束或衰减。
  4. 三秋节候移, —— 秋季三个月的节气已经改变,秋天已经过半。
  5. 生憎棉絮薄, —— 厌恶棉絮(指棉花)太薄。”憎”在这里是讨厌的意思。
  6. 无那朔风吹, —— 无法忍受严寒的北风。“无那”表达了无力回天或难以忍受的无奈感。
  7. 最念茅檐下, —— 最想念那些在茅屋檐下生活的人。”茅檐”指的是简易的房檐。
  8. 祁寒怨者谁, —— 谁在抱怨这寒冷的日子呢?这里的“祁寒”是指极度寒冷,“怨者”则指抱怨的人。

译文:
严霜催逼着空气清冷,温暖的阳光迟迟升起。百花盛开的景象已消失殆尽,季节变迁到了深秋。我深深厌恶那薄弱的棉絮,无法忍受刺骨的北风。思念中最为挂念的是那些在简陋屋檐下生活的人们,他们为何要抱怨这寒冷的冬日。

赏析: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严冬的景象和感受。诗人通过对比“春暖花明”与“冬寒霜重”,生动地表现了季节变化的无情与自然之美。诗中对寒冷的感受从最初的不耐到最终的深刻反思,展现了作者内心的微妙变化。最后一句“祁寒怨者谁”,不仅是对寒冷的一种抒发,也反映了诗人对底层人民的同情与关怀。整首诗简洁而富有力度,语言朴实却情感丰富,是一首反映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感交织的优秀作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