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历
瓮山当日是童山,清跸年来屡往还。 恰为招提开祝嘏,翠峰叠树总增颜。 注释: 新春万寿山即景 其二:新春万寿山指的应该是位于北京市西郊的西山,万寿山在明代曾是皇家园林,后改为万寿寺,清代又重建为万寿寺。“新春”和“万寿”两个词分别代表了季节和主题。 瓮山当日是童山,清跸年来屡往还。 瓮山当日是童山:瓮山当日是童山,形容当时的瓮山(今天的香山)还是一片未被开发的土地,就像孩子一样纯真无邪
【注释】 一道:一弯。莲:荷花。威光:佛光。音:指法界。普明:佛教禅宗五家宗派之一,以禅悟为主,强调“直心见性”。西楼:指诗人自己的住处。隔年:过了一年。 【赏析】 《上元灯词》是一首咏物诗,写在元宵之夜观赏花灯的情景和感受。首句写花灯的灿烂;次句写观灯的欢乐,并点出观灯的时间和地点;第三句写佛光,指出观灯的人都是菩萨化身;末句写观灯人对佛光的赞叹。此诗构思巧妙,语言清丽,富有情趣
这首诗的意境是赞美上元灯节的美丽,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期待和珍惜。 汉转春星多瑞色,月临霁雪是祥光。 注释:春天的星星多是吉祥的颜色,月亮来临在晴朗的雪地上,那是吉祥的光芒。 赏析:这句诗描绘了元宵节夜晚,天空中闪烁着星星,它们的颜色是吉祥的,象征着美好的未来。同时,月亮照耀在晴朗的雪地上,散发出吉祥的光芒,寓意着幸福和好运。 踏灯歌唱分明听,惟愿曰时若雨𤾉。 注释
注释:延楼宴会通常是常例,恰对高山和流水又很长。 昔日才传预夷使,今宵并赉有降王。 赏析: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张祜的作品,描写了作者参加上元节宴会的情景。首句“延楼锡宴例惟常”,描绘了宴会的盛大场面,强调了宴会的常规性。第二句“恰对山高水复长”,则通过山水的比喻,形容宴会场地的辽阔壮观。第三句“昔日才传预夷使”,表达了对过去的感慨,也暗示了这次宴会的特殊之处,因为预夷使是特殊的使者
【注释】 龙角杓:即龙杓,古代一种饮酒器具。斡旋:转动。碧霄珠镜:即碧霄珠帘。指元宵节夜晚的彩灯,如天上繁星一般闪烁。畿南:指北宋京都汴京(今河南开封),在宋金战争时被金兵占领过,所以称为“畿南”。又作“燕南”,这里指北宋东京(今河南开封)。同乐民情在眼前:指百姓与皇帝一同欣赏花灯的喜悦心情。同乐:共同欢乐。眼前:眼下,目前。赏析:此诗描写了上元节灯火辉煌,京城内外一片喜庆景象
注释:这是一首赞美张宗苍画和张照书联的诗。 赏析:这首诗以赞美的形式,表达了对朋友深厚友谊的珍视。诗人通过赞美张宗苍的画和张照的书联,表达了他对朋友深深的友情和尊重。同时,诗人也通过对高山流水雅情亲、得天书与宗苍画等词语的运用,展现了他深厚的文化底蕴。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充满了浓厚的人文气息
新春万寿山即景 其三 水田开治亩纵横,和雇催教腊底成。 讵为溪村增点缀,恐妨举趾误春耕。 注释: 新春万寿山即景 其三:这是组诗中的第三首。 水田开治亩纵横,和雇催教腊底成:春天开始时,农民在田间开垦,把一望无际的水田整理得纵横交错。他们用和雇的办法来催促,直到农历年底才全部完成。 讵为溪村增点缀,恐妨举趾误春耕: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说,溪流两岸的村庄,如果增加了这些点缀,恐怕会妨碍人们的脚步
【注释】 猾夏:指战国时期楚国。攘楚:指秦国灭楚。漕米:运输军粮。 寄言:劝勉。 区区(qu区区):琐细,琐碎。 【赏析】 此诗首句“猾夏从来称攘楚”,以反问的语气指出,自古以来楚国就是被侵略、掠夺的对象。“今常漕米济江南”一句则表明,如今这种状况已经改变,南方各地的粮仓里都堆满了运送到北方来的各种粮食。 次句“寄言白首穷经者”,“寄言”即劝勉之意。作者劝告那些一生都在研究《春秋》的人说
【注释】 “飞阁”:指高耸入云的楼阁。 “冠峰”:山峰之上。 “四临”,四周。 “豁然”:开阔的样子。 “静而深”:《诗经·小雅·鹤鸣》中说:“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这里用其意,形容轩廊深邃幽静。 “忽送塔铃响”:忽然传来塔上铃铎的声音。 “何人理玉琴”:是谁在弹奏玉琴? 【赏析】 《构虚轩》是一首咏物抒怀诗。全诗通过对虚宇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对超然世外生活的向往之情。
注释: 1. 新春万寿山即景其一:春天的景色。 2. 华缀:华丽的装饰。 3. 春灯:春天的灯火。 4. 咫尺:形容距离很近,这里指眼前。 5. 春山一晀登:眼前的春天景色就像登上了高山一样。 6. 花柳六桥:指的是杭州西湖上的六座桥梁,如苏堤、白堤等。 7. 较:比。 8. 红绿:指红色的花朵和绿色的树叶。 9. 雅相应:非常和谐。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杭州西湖的景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