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阁冠峰具四临,豁然而敞静而深。
天风忽送塔铃响,却讶何人理玉琴。
【注释】
“飞阁”:指高耸入云的楼阁。
“冠峰”:山峰之上。
“四临”,四周。
“豁然”:开阔的样子。
“静而深”:《诗经·小雅·鹤鸣》中说:“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这里用其意,形容轩廊深邃幽静。
“忽送塔铃响”:忽然传来塔上铃铎的声音。
“何人理玉琴”:是谁在弹奏玉琴?
【赏析】
《构虚轩》是一首咏物抒怀诗。全诗通过对虚宇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对超然世外生活的向往之情。
首句“飞阁冠峰具四临”,“飞阁”指的是楼阁高耸入云,如同飞翔的鸟巢。这里的“冠峰”表明楼阁之高峻,足以俯瞰群山。“四临”则说明楼阁的四周视野开阔,可以远眺。这两句描绘了虚宇轩的高耸和四周的视野之广,为下文的进一步描绘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次句“豁然而敞静而深”,“豁然”表示开阔明亮,“敞”则指宽敞明亮。“静而深”则是形容虚宇轩内部的氛围宁静深远。这两句通过对比,进一步强调了虚宇轩的独特之处:它既具有开阔明朗的外观,又拥有宁静深远的内在环境。
第三句“天风忽送塔铃响”,“天风”指的是高空中的凉风,“塔铃”则是指寺庙中的钟声。这里用“忽送”一词,暗示了钟声的突然响起,给人一种意外之感。这一句不仅描绘了虚宇轩所处的自然环境,还巧妙地运用了听觉效果,使得整首诗更加生动有趣。
最后一联“却讶何人理玉琴”,“却讶”表示惊讶,“何人”则指不知是谁。这里用“理玉琴”来形容钟声悦耳动听,仿佛有人在弹奏玉琴一般。这两句既表现了作者对虚宇轩美景的赞叹,也表达了他对大自然和谐之美的深深喜爱。
《构虚轩》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成功地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追求,以及对超然世外生活的向往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