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谦益
【注释】 南浦:古称水边。劳劳:思劳劳,思念之切。陂塘:池塘。秋渐高:秋天渐渐变高。旅人:行旅之人。古渡:旧时渡口。亭皋:大路或水边的平地。纨扇:指美女。机心:指巧于权谋的心机。桔槔:农具。潞河:源出山西,流经河北、天津入海的水道。极目:远望,目力所能及。容刀:容不下刀。 【赏析】 此诗写秋日行旅的所见所感,以写景为主,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开头四句描写了秋日行旅途中所见景色
寄怀萧伯玉 南门之外,遥望故乡,我心飘渺如烟。同日南迁客,前路潞水楂。未知萧伯玉何事仍滞留京城? 赤日炙烤肌肤,犹如世间炎凉,苍蝇聒噪声不绝于耳,扰人心境。想那萧伯玉,是否也正承受着相似的煎熬?他是否也在为家国的变迁而忧心忡忡? 想象中,萧伯玉或许也有过类似的困惑与不安。但不知何因,他仍选择留在京城,未曾随波逐流,远离故土。这让我不禁感慨万分,也许这正是他的坚韧与执着吧。
【赏析】 此诗作于诗人流寓滕县(今江西赣州)期间,为纪念赵宰而作。诗以“题滕县赵宰祠堂”开篇,交代了写作背景。全诗共八句,前六句描绘了赵宰祠堂的荒凉、破败之景和作者对赵宰生前事迹的追忆,后两句抒发了作者对赵宰的崇敬之情。诗中运用了许多比喻和象征手法,使整首诗富有哲理性和艺术性。 【注释】 ①题滕县赵宰祠堂:在滕县为赵宰修建祠堂。辛酉,唐肃宗至德二年(757)。②书:指书信。遗余,留给我的意思
【注释】 鹦鹉:鹦鹉鸟,羽毛艳丽,声音悦耳。 人怜汝:人们怜爱你们(鹦鹉)。 雕笼豢养成:用雕笼喂养你们长大。 翠衿(jīn)矜妙丽:翠绿色的衣襟上装饰着精美的花纹,显得非常美丽。 红觜(zi)斗聪明:红色的嘴在争斗中显得非常聪明。 侧近偷言语:靠近时偷偷地说话。 凭高涴(wū)槛楹(yíng):站在高处,把栏杆弄脏了。 君何忧反舌:为什么担心会反悔(说人话)呢? 时过寂无声:时间过去了
注释: 1. 丹地:指朝廷。飞章:指上奏章。 2. 青宫:指宫廷。侧席:指等待座位,比喻重用贤才。 3. 忧危:忧虑、担忧。宗社:封建社会以帝王为最高首领,称国家为“社稷”。 4
【注释】 少日:年轻时,年轻时的我。成惆怅:已成惆怅。风飘飘而吹衣:风吹动衣服飘扬。 鹤应知:鹤应该了解(知道)我。返:返回。鸥亦傍人飞:鸥鸟也伴随着人来飞翔。 白水浮孤棹:白色的水面上浮动着一只孤舟。孤棹:一只孤舟。素衣:洁白的衣服。 飘摇谢尘网:飘摇地摆脱了尘世的羁绊。尘网:尘世的束缚。俙:同“楫”,船桨。 依俙:依靠船桨,即乘舟。 【赏析】 这首七绝是诗人晚年归隐后的一首写景诗
断岸芦抽白,斜阳蓼褪红。 舟行秋色里,人在水声中。 诗句翻译: 岸边的芦苇在夕阳下一片洁白,蓼科植物在斜阳映照下渐渐失去了原有的红色光泽,呈现出一种萧瑟的美。在这金黄色的稻田边,一条小船缓缓行进,我仿佛置身于这秋天的宁静与美丽之中。 赏析: 首句“断岸芦抽白”描绘了一幅秋季河岸边的自然景象。诗人通过“断岸”这一描写,传达出一种凄凉而孤独的氛围。芦苇在斜阳的照射下显得格外洁白
【注释】: 1. 窈窱(yǎo xī)崎岖意,舟车丘壑闲。 - 窈窱:深奥、高峻。 - 崎岖意:指山路的曲折、陡峭。 2. 泉流荣木下,春入老农颜。 - 泉流荣木下:泉水从繁茂的树木下面流淌。 - 春入老农颜:春天的到来使老农的脸上露出了笑容。 3. 万物谁非寓,吾生会有还。 - 万物谁非寓:万物都有寄托的地方。 - 吾生会有还:我的生命也会有回归的时候。 4. 达大亦同尽,赢得去留闲。 -
【注释】: 1. 策扶老以流憩:扶着拄拐,流连忘返。 2. 抚孤松而盘桓:抚摸着一株孤独的松树来回徜徉。 3. 次韵:依韵律相和的诗,称次韵诗。 4. 拂拭尘中眼:擦拭掉眼睛中的尘埃。 5. 舒眉饱看山:舒展眉头,尽情地观看山林。 6. 入景恋迟暮:进入景色后留恋于晚境。 7. 孤松欣往还:孤零零的松树令人欣喜,愿意去与它往来。 8. 出云并倦鸟:走出树林,看见飞倦了的鸟儿。 9. 幽意总相关
通过赏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 诗句解读: 1. 昔雨今还涸,沧桑尽日移。 这句话表达了一种时间的流逝感,从“昔雨”到“今还涸”,暗示了时间的变迁,而“沧桑尽日移”则强调了这种变迁的持久性和深远性。这里的“昔雨”可能象征着过去的湿润和繁华,而“涸”则代表了现在的干燥和荒凉。 2. 出云山意懒,经暑岸容衰。 这两句描绘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