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岸芦抽白,斜阳蓼褪红。
舟行秋色里,人在水声中。
掠燕经残雨,吟蝉趣晚风。
阴虫休切切,已是白头翁。
断岸芦抽白,斜阳蓼褪红。
舟行秋色里,人在水声中。
诗句翻译:
岸边的芦苇在夕阳下一片洁白,蓼科植物在斜阳映照下渐渐失去了原有的红色光泽,呈现出一种萧瑟的美。在这金黄色的稻田边,一条小船缓缓行进,我仿佛置身于这秋天的宁静与美丽之中。
赏析:
首句“断岸芦抽白”描绘了一幅秋季河岸边的自然景象。诗人通过“断岸”这一描写,传达出一种凄凉而孤独的氛围。芦苇在斜阳的照射下显得格外洁白,这种颜色的变化给人以深刻的视觉冲击,让人感受到秋天特有的清冷和萧瑟。这句诗不仅写出了自然景色的美丽,也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美丽景色的感受。
次句“斜阳蓼褪红”继续延续了前一句的主题,但转而描绘了另一种色彩——蓼科植物在斜阳下的红色。这里的“红”不仅仅是色彩上的对比,更象征着生命力的顽强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诗人在这里巧妙地运用了色彩变化,从白色到红色,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
第三句“舟行秋色里”,直接点明了主题,即船在秋天的景色中行驶。这里不仅是对自然景色的描写,更是诗人情感的投射。他仿佛置身于这个秋色之中,感受到秋天的气息和节奏。这种感受是主观的,也是与自然的和谐共鸣,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
尾句“人在水声中”以简洁的语言收束全诗,使整首诗的结构完整、意境深远。这里的“人”不再是一个独立的存在,而是与周围的环境紧密相连,构成了一个和谐的整体。水声成为了诗人感受世界的一个重要元素,它不仅仅是声音的载体,更是一种情感的象征——平静、安宁、深邃。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和对人生体验的深刻感悟,展示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通过对色彩变化的巧妙运用,诗人成功地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美丽的氛围,让读者能够感受到秋天的独特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