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谦益
【注释】 戊辰:年号。 应召:被皇帝征召入京。 车中:指随从的马车上。 樱笋乡:樱笋,指樱桃和嫩竹笋。 重碧树:浓绿色的树。 重:重叠,这里形容树的浓密。 燕语:燕子的叫声。 腊醅香:用腊月酿造的美酒散发出的香气。 度曲:演奏曲子。 秋梦:秋天的梦境。 【赏析】 此诗是诗人应召入京途中所写。诗中描绘了一幅美丽的江南春景图。 首句“淋铃夜雨漏初长”,描写的是京城大雨滂沱的情景
注释: 传呼何必厌乘驺,风日清恬当出游。 传呼(召唤)何必厌乘坐车马,趁着美好的天气和宁静的时光去游览。 坐稳依微凭小閤,睡酣摇曳在轻舟。 坐在车上安稳地倚靠着小窗,睡着时身体随着轻舟轻轻摇摆。 譬如禅坐还驰想,只作看山不下楼。 就像禅宗修行者坐在那里思考,我只是看着山而没有下山的意思。 却数昔年行旅事,分明残梦巳悠悠。 却想起过去旅行中的往事,那些残留的梦境早已随风飘散。 赏析:
飒飒凉风动旅途,黄尘赤汗不曾苏。 飒飒:形容风吹草木的声音。黄尘、赤汗:指路上尘土飞溅和汗水淋湿。不曾苏:没有消褪。 春明门外人来往,秋水篇中意有无。 春明:宫名。秋水篇:指王之涣的《登鹳雀楼》。有:指诗中有。 失势蚊蝇恋残暑,下韝鹰隼快平芜。 失势:指失宠。蚊蝇:比喻小人。下韝:指被收服。鹰隼:指贤能之士。平芜:指平坦的地方。 蓼红蘋白秋光好,独倚轩车入画图。 蓼红、蘋白:指蓼花和浮萍。秋光
注释: 戊辰年七月被召赴京城,车中即景生情。 三年流放的心境又蹉跎过去;在天涯路旁,芳草萋萋。 滕县树边,早晨的细雨飘洒落下;峄山脚下,夕阳下云雾缭绕。 心像初出巢的乳燕,刚刚辞别社中伙伴;身似飞蓬,随风转瞬即变。 苦忆淮南旧时的丛林桂树;秋风萧瑟,吹动山林。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于戊辰年(公元858年)七月被召赴京时的车中所作。全诗十首中之八,写诗人在旅途中的所思。 首联“三年迁客意蹉跎
诗句释义: 1. 棋局方阑睡正浓,白身仍作旧吴侬:这句话意味着棋局刚刚结束,而我已经沉沉入睡,我仍然是那个吴地的女子。这里的“吴侬”是对古代吴地人的一种称呼,表示一种地方口音或方言。 2. 狂奴本自轻侯霸:这里提到“狂奴”,可能是在形容某人行为放纵、不羁。而“侯霸”则可能是指一个显赫的贵族或者权势人物。这句话可能是在批评那些自以为是、轻视他人的人。 3. 残客何烦对敬容
【注释】1.柲殿:指内廷。2.天阶:天子的台阶。3.裂麻:指科举考试。4.枚卜:指皇帝亲自出题考试。5.星回、雷殷:形容宫中灯火辉煌,声音如雷。6.属车:皇帝的车驾。7.孤臣:指身在朝廷却遭贬谪的官员。8.彤墀:红色台阶。9.咫尺:形容距离很近。 【赏析】这是一首反映宫廷政治斗争的诗,作者因直言进谏而被罢官,身处朝廷却遭贬谪,其心情之苦是可想而知的。 “柲殿风高白日阴”,意思是说,在皇帝身边
临城驿壁见方侍御孩未题诗 驿站官吏迎送着曾经穿红衣的旧官,生还的人今天还是不是? 手执纶竿喜遇放金鸡,华表真同白鹤归。 抱着蔓草摘瓜余我独自在,破巢完卵似君稀。 沿着围墙叹息看题句,淅淅秋风起夕扉。 注释: 1. 驿吏逢迎:驿吏迎接、招待过往官员。 2. 方侍御:方姓的侍御官。 3. 是耶非:是,也;非,不。这里指方侍御是否还活着。 4. 纶竿:即钓竿,用来钓鱼。 5. 华表
【注释】: 大门詄荡梦中开,卤簿缤纷大祀回。——大门敞开,梦中仿佛是大祭的场面。 警跸声谁传委巷,燔柴光可照寒灰。——警戒的号角声响彻了大街小巷,火光照亮了冷灰。 身先席稿惭非礼,心愿为牺叹不才。——自己率先起草草稿,心中惭愧觉得自己不称职,想以牺牲来表达自己的遗憾。 无分甘泉陪法从,俳倡私拟祝高禖——不能和皇帝一同在甘泉宫饮宴,私下里却希望为高禖祈愿。 【赏析】:
【注释】 ①纶扉:官署名,指翰林院。诏麻:皇帝的命令文书。 ②天威赫震霆:皇帝的威力如雷霆。 ③虫飞:指微小的事物。 ④蚁斗:蚂蚁相斗。 ⑤浮名:虚名、名声。 ⑥腐骨:腐烂的骨头。汗青:记录历史。 ⑦火城:指火神庙。 ⑧读书萤:指在案头读书时发出的萤火虫的光,形容读书之勤。 【赏析】 此诗作于诗人被罢职待罪之后。前四句是说,皇帝已下严旨,自己只好束手就擒了。后六句表达了诗人对皇帝的敬畏之情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理解能力。这是一道综合性学习试题,要求考生结合注释和题目中的信息,理解诗意,分析内容,鉴赏手法。解答此类试题,需要审清题干要求,把握题干提示,注意答题方向,然后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本首诗的译文:除夕之夜,我命酒呼卢强合欢,在春明门外听到禁钟声响。闲庭冷寂地称将归客,一年辛苦除旧迎新如已罢官般。爆竹声中思念老母,寒灯影里见到南冠。岁时旧事都已淡忘,只有痴呆卖不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