飒飒凉风动旅途,黄尘赤汗不曾苏。
春明门外人来往,秋水篇中意有无。
失势蚊蝇恋残暑,下韝鹰隼快平芜。
蓼红蘋白秋光好,独倚轩车入画图。

飒飒凉风动旅途,黄尘赤汗不曾苏。

飒飒:形容风吹草木的声音。黄尘、赤汗:指路上尘土飞溅和汗水淋湿。不曾苏:没有消褪。

春明门外人来往,秋水篇中意有无。

春明:宫名。秋水篇:指王之涣的《登鹳雀楼》。有:指诗中有。

失势蚊蝇恋残暑,下韝鹰隼快平芜。

失势:指失宠。蚊蝇:比喻小人。下韝:指被收服。鹰隼:指贤能之士。平芜:指平坦的地方。

蓼红蘋白秋光好,独倚轩车入画图。

蓼红、蘋白:指蓼花和浮萍。秋光:指秋天的美好景色。独倚轩车:指独自坐在车上。入画图:指进入图画之中。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戊辰年(788)七月应召赴长安途中所作。全诗以旅途见闻为题材,借景抒情,抒发了自己仕途失意,壮志难酬的感慨。

首句“飒飒凉风动旅途”,写旅途中的风,既写出了旅途的艰辛,也暗示了作者的心境。次句“黄尘赤汗不曾苏”,写旅途中的尘土和汗水,进一步描绘出旅途的艰难。第三句“春明门外人来往”,写春明门外人来人往的景象,表达了自己对官场生活的厌倦。第四句“秋水篇中意有无”,写自己在《登鹳雀楼》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暗示了自己的理想追求无法实现。第五句“失势蚊蝇恋残暑”,写失去地位的人像蚊子苍蝇一样,留恋夏日的余温。第六句“下韝鹰隼快平芜”,写被朝廷重用的人如同鹰隼一样,快速地清除道路上的杂草。第七句“蓼红蘋白秋光好”,写秋天的景色美好,蓼花和浮萍都呈现出美丽的颜色。最后一句“独倚轩车入画图”,写自己独自坐在轩车上,仿佛进入了画中一样。整首诗以旅途见闻为题材,借景抒情,抒发了自己仕途失意,壮志难酬的感慨。语言简洁明了,意境深远,给人以深刻的启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