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谦益
【解析】 此诗为诗人在潞河上舟发时,感怀寄中朝诸君子之作。诗以“感怀”为题,抒发了诗人对朝廷的忧虑之情,表达了他希望与朝廷同休戚、共安危的愿望。全诗语言通俗平易,但意境阔大,感情真挚深沉,是一首反映现实政治的抒情小诗。 【答案】 黄金台下士纵横,侧席何人副圣明。 紫阁虚传闻禁漏,白麻遽欲下延英。 沙堤银烛儿童羡,火齐金盘道路争。 极目中条山色好,隐居吾欲访阳城。 注释: ①六月廿七日:指六月初七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勃创作的《送别房海客》。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次张藐姑韵送房海客赴南吏部 薄游只似在岩扃,窥户何愁屦不停。 淮水月如官况白,冶城草并客袍青。 物情或可饶甘子,药笼无多辨豨苓。 莫向半山论旧事,谢公墩畔雨冥冥。 注释: 次张藐姑韵送房海客赴南吏部:次韵就是按照原诗的韵律来写,张藐姑是古代地名,这里可能是作者的朋友或熟人。南吏部,即南面的吏部官员。 薄游只似在岩扃
诗句输出: 信宿辞朝奏数行,封题和泪进明光。 译文输出: 清晨送呈奏章,满怀深情和泪水献给皇帝。 注释输出: - 晨昏:早晨和晚上,泛指白天夜晚。 - 奏章:向君主汇报或请示的文书。 - 九重天:古代指天子所居之宫。 - 潮州:今广东潮州潮安区。 - 路八千:形容路途遥远。 - 弊事:弊端、错误之事。 - 肯:岂肯。 - 衰朽:衰弱多病。 - 圣明:贤明的君主。 - 欲为圣明除弊事
潞河舟中夜坐答茅止生见赠 浪涌波喧絮语闻,烛花无焰夜初分。 奕棋国手谁论我,杯酒英雄敢并君。 牛马旋迷新涨水,鱼龙还感旧嘘云。 他时重听西窗雨,记取孤舟潞水濆。 注释: 浪涌波喧:波浪汹涌,波涛喧哗。 絮语闻:如微风中的絮语一般。 烛花:蜡烛燃烧的火焰。 奕棋:下围棋。 国手:高手。 牛马旋迷:牛马被洪水冲走了。 鱼龙:水中的生物,这里借指河水。 嘘云:吹拂水面的云雾。 他时重听西窗雨
紫陌青云未可论,红笺梦入旧慈恩。 到家秋枕闻蛩语,别路春风记鸟言。 身隐却怜明主弃,道穷还仗古人尊。 祝君努力匡时略,安稳东吴老灌园。 注释: 1. 紫陌青云未可论:紫陌,紫色的道路,指代朝廷;青云,比喻高官厚禄。未可论,不可论说。 2. 红笺梦入旧慈恩:红笺,红色的信纸;梦入,梦中进入;旧慈恩,指过去的恩宠和待遇。 3. 到家秋枕闻蛩语:到家,回到家乡;秋枕,秋天的枕头;蛩(qióng)语
【注释】 过临清:经过临清(今山东临邑)。 丁字帘帏:用竹木编成的屏风。 不下钩:不卷起,即垂挂下来。 疏疏微霰:零星的雪花。 明妆促坐:指女子打扮后匆匆坐下。 画烛娇歌:在灯烛映照下唱着柔美的歌。 油壁小车:用油涂饰的轻便车辆。 红笺名纸:用红纸做的书信、信笺之类的东西。 秃尽枝条:形容柳枝被风刮得光秃秃的样子。 【赏析】 此诗前两首写春景,后一首写秋景,一春一秋,对比鲜明
【注释】 六月廿七日舟发潞河书事感怀寄中朝诸君子凡四首 其三 圣德轩(轩,古代建筑高大的屋顶)可比伦,明廷屈轶(屈轶:委屈、退却。)正嶙峋(嶙峋:形容山高而多石), 流传谏纸台生色,突兀班心国有人。 反舌春残休发口,训狐月白自谋身。 凭君传语昌黎叟,载笔无烦论争臣。 【赏析】 此诗是一首赠答诗,作者在写给中朝诸君子的信中表达自己对朝政的态度。全诗共四首,这是其中的第三首。
【译文】 在满家湾阻风停留, 小船被缆绳牵制难以前进。 黄河东岸的舟横着漂浮, 阵阵潮水冲击像阵马奔腾。 狂风中桅杆摇摆不定,发出声响似乌鸣。 柳市三家人小聚一处, 桃源里数里地得虚名。 斜插竿子侧舵帆非我事, 坐看千帆尽日行。 【注释】 满家湾:地名,即今山东临邑县北三十里的黄河入海口。 万里程:指万里之遥。 黄河东岸:指黄河东岸的满家湾。 阵马:指汹涌的波涛,势如奔马。 樯:船帆。 欹竿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然后仔细辨识选项中是否有对诗歌的解读的错误。诗歌鉴赏的选择题对整个诗歌的综合理解和分析,即考核诗句的含义、诗句的手法还考核诗歌的情感,注意结合诗歌的内容进行分析。 1. “留都文物汉西京”,此句的意思是:留在京城的文物,是汉代的西京。 2. “虎踞龙蟠集俊英”,此句的意思是
这首诗是李三长在万历己未年参加科举考试未中之后,回家乡尹二孔昭赠给他的一首诗。诗的内容主要是表达了诗人对自己中年时期经历的哀乐之情,以及对朋友的思念和期望。 下面是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1. "哀乐中年自不堪,每嗟诗句重开函。" - 悲喜交织的中年生活让人难以承受,每每打开诗书就感到悲伤。 2. "叮咛苦语还钱大,收拾遗文到李三。" - 嘱咐要珍惜友情,把遗留下的诗文传给李三。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