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台下士纵横,侧席何人副圣明。
紫阁虚传闻禁漏,白麻遽欲下延英。
沙堤银烛儿童羡,火齐金盘道路争。
极目中条山色好,隐居吾欲访阳城。
【解析】
此诗为诗人在潞河上舟发时,感怀寄中朝诸君子之作。诗以“感怀”为题,抒发了诗人对朝廷的忧虑之情,表达了他希望与朝廷同休戚、共安危的愿望。全诗语言通俗平易,但意境阔大,感情真挚深沉,是一首反映现实政治的抒情小诗。
【答案】
黄金台下士纵横,侧席何人副圣明。
紫阁虚传闻禁漏,白麻遽欲下延英。
沙堤银烛儿童羡,火齐金盘道路争。
极目中条山色好,隐居吾欲访阳城。
注释:
①六月廿七日:指六月初七。
②潞河:即今北京的通县。
③感怀:有感慨之意。
④中朝诸君子:指在朝廷做官的人。
⑤侧席:坐席。古代把坐席横放,上面放着书册等物,人们就在上面坐。比喻辅佐帝王的大臣。副:辅佐。
⑥紫阁:指代皇宫。
⑦白麻:汉代皇帝用白色的丝绸写诏书,称白麻书,也叫玉牒,由御史大夫起草文书,然后由皇帝签署。这里指皇帝的诏文。延英:唐代殿名,位于皇宫内廷。
⑧沙堤:指沙河上的堤岸。
⑨火齐金盘:指宴会上的器皿。
⑩中条山:在今山西境内。
赏析:
首联“黄金台下士纵横,侧席何人副圣明”,意谓黄金台之上,众多才俊纵横驰骋,但谁是能担当辅佐圣明之主的贤才呢?作者在这里以黄金台自喻,暗示自己渴望得到重用,也反映了对朝廷的忧虑和对贤才的渴望。
颔联“紫阁虚传闻禁漏,白麻遽欲下延英”,进一步表达了作者对朝廷事务的关心。紫阁是皇帝处理政务的地方,而白麻则是传达圣旨的诏书,这两句诗表明了作者希望尽快听到朝廷传来的好消息,并为此感到焦急万分。
颈联“沙堤银烛儿童羡,火齐金盘道路争”,描绘了一幅热闹非凡的画面。沙堤边,孩子们手持银烛,羡慕不已;道路上,人们争相抢夺金光闪闪的盘子。这两句诗既表现了当时社会的繁荣昌盛,也反映出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尾联“极目中条山色好,隐居吾欲访阳城”,表达了作者想要远离尘世纷扰,寻找一片清净之地的愿望。中条山以其秀丽的自然风光著称于世,作者在这里表达了他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向往。同时,这也反映了作者对于官场生活的厌倦和逃避的心理。
整首诗语言通俗易懂,情感真挚深沉,是一首反映现实政治的抒情小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