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缆难争万里程,黄河东岸一舟横。
潮来阵马如分势,风急樯乌自作声。
柳市三家成小聚,桃源数里得虚名。
欹竿侧柂非吾事,坐看千帆尽日行。
【译文】
在满家湾阻风停留,
小船被缆绳牵制难以前进。
黄河东岸的舟横着漂浮,
阵阵潮水冲击像阵马奔腾。
狂风中桅杆摇摆不定,发出声响似乌鸣。
柳市三家人小聚一处,
桃源里数里地得虚名。
斜插竿子侧舵帆非我事,
坐看千帆尽日行。
【注释】
满家湾:地名,即今山东临邑县北三十里的黄河入海口。
万里程:指万里之遥。
黄河东岸:指黄河东岸的满家湾。
阵马:指汹涌的波涛,势如奔马。
樯:船帆。
欹竿、侧柂:皆为船舵的意思。欹,倾斜;侧,歪斜。
三家成小聚:指柳市三户人家。柳市,地名,今山东临邑县南。
虚名:空名。
欹竿侧柂:船桨。柂,船桨。
【赏析】
这首诗写于宋神宗熙宁八年(1075年)冬,诗人因奉旨监税河北而来到河间,途中经过黄河岸边的满家湾,因天气寒冷,不能乘船继续前行,只得在满家湾停留过夜。此诗就是作者留宿满家湾时所写。全诗描写了诗人停泊河湾时的所见所感,抒发了羁旅途中对大自然的感受,以及羁旅生活带给作者的心灵震撼和人生感慨。
首联“弱缆难争万里程,黄河东岸一舟横”,描绘了停泊时的场景。“弱缆”指船只上用来拴系船只的绳索。“万里程”,形容路途遥远。“弱缆难争”,写出了由于天气恶劣,加上船只上的绳索又薄弱无力,所以很难控制船只行驶的方向,只能任由自然力量的驱使。这两句既写出了当时恶劣的天气和不利的地理环境,也表现出诗人面对困难时的无奈和焦虑。
颔联“潮来阵马如分势,风急樯乌自作声”,“潮来”是指潮汐来临。“阵马”比喻汹涌澎湃的波涛。“风急”则形容风大。“樯乌”指的是船帆。“分势”是说波涛汹涌,似乎要把帆船劈开一样。“自作声”则是说风吹在船帆上,发出了声响,就像是鸟儿叫唤一般。这两句通过对潮汐和风力的描写,展现了大自然的力量,也表达了诗人对于这种力量的敬畏之感。
颈联“柳市三家成小聚,桃源数里得虚名”,通过具体的生活场景,表达了诗人对于家乡的思念之情。“柳市”是一个地方名,而“三家”则指的是当地的居民户数。“小聚”,表示聚集在一起。“桃源数里”,则指的是距离较远的桃花源。这里,诗人用“三家成小聚”和“数里得虚名”两个相对的概念,表达了自己虽然身在异乡,但依然怀念故乡的心情。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于功名利禄的追求并没有得到满足。
尾联“欹竿侧柂非吾事,坐看千帆尽日行”,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的看法。“欹竿侧柂”,是指船头倾斜,船桨左右摆动。这里的“欹竿”和“侧柂”都是船夫的动作。“非吾事”则表示这些并不是我所关心的事情。“坐看千帆尽日行”,则是说我只是静静地坐着,看着千帆竞发,任它们自由地行驶。这两句诗既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淡然态度,也体现了他对于人生的豁达与超脱。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在羁旅途中的孤独、无助和对生活的热爱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