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蓼风荷一片秋,竹西歌吹近杨州。
琼花何处寻残梦,明月还应记昔游。
负耒我今归谷口,惊弓君莫问壶头。
试从甓社湖边看,可有明珠引钓舟。

高邮道中简顾所建

水蓼风荷一片秋,竹西歌吹近扬州。

琼花何处寻残梦,明月还应记昔游。

负耒我今归谷口,惊弓君莫问壶头。

试从甓社湖边看,可有明珠引钓舟。

注释:

  • 水蓼(liǎo)和风荷(he):水边的蓼草和随风摇曳的荷花,构成了一幅秋天的水墨画。
  • 竹西:古代扬州的一种地名,这里可能指的是扬州的某个地方。
  • 琼花:珍贵的花朵,通常指牡丹或芍药,这里可能指的是扬州特有的花卉。
  • 残梦:过去的梦境,这里的残梦可能是指与扬州有关的过去的回忆。
  • 明月:明亮的月亮,常被用来象征思念和回忆。
  • 谷口:一个地名,可能是钱谦益的故乡所在地。
  • 壶头:古时一种酒器的名称,也可能是一种比喻,表示某种事物的尖端或者高潮。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高邮道中所见的景象和感受。首句“水蓼风荷一片秋”用生动的笔触勾勒出一幅秋天水塘边蓼草和荷花的画面,为下文的抒情做铺垫。接下来的“竹西歌吹近扬州”则将场景转到了扬州,暗示着诗人即将抵达目的地。然而,他的心中似乎还萦绕着过往的回忆,“琼花何处寻残梦,明月还应记昔游”,表达了他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扬州的美好记忆。

诗的后半部分转向现实,“负耒我今归谷口,惊弓君莫问壶头”,反映了诗人回归故土的决心和对外界纷扰的淡泊态度。最后一句“试从甓社湖边看,可有明珠引钓舟”则以轻松的笔调结束了全诗,让人感到诗人的乐观和对未来生活的期待。整首诗情感细腻、语言优美,既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想象力和敏锐的观察力,也传达出了他对家乡和过往时光的深深眷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