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老衣冠在白门,清朝麟凤尚郊原。
积薪国有优贤意,硕果天遗旧德存。
安石流风传赌墅,半山陈迹说争墩。
金陵历历前朝事,退食还应一笑论。
【注释】
己巳:宋神宗熙宁二年。白门:即南京,在今江苏南京市,因南唐时为京城,故称。清朝麟凤:指清室子孙。郊原:指郊外的田野。优贤意:优待贤才的意思。天遗旧德存:上天遗留下来的德政。安石: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临川人,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曾提出一系列改革措施,推行新法。流风:指流传下来的政治风气。赌墅:指王安石变法时的“青苗法”。半山陈迹:指王安石变法的“免役法”,又称“免役钱法”。争墩:指王安石变法的“均输法”。历历前朝事:指金陵(南京)的历史。退食还应一笑论:指对过去历史的评价和评论。
【赏析】
此诗是作者晚年闲居金陵时所作,表达了他对于当时政治腐败的忧虑和对于贤能人才的渴望。
第一句“三老衣冠在白门”,诗人以三老自比,表示自己虽已年老,但仍保持着儒者的气节和风范。这里的“白门”指的是南京,因为南京曾是宋朝的都城。
第二句“清朝麟凤凰尚郊原”,诗人用比喻的手法,将朝廷中的贤臣比作麒麟凤凰,他们仍然活跃在国家的政治舞台上。这里的“郊原”指的是朝廷之外的土地,意味着贤能之士仍然有机会为国家效力。
第三句“积薪国有优贤意”,诗人感叹国家的优待贤才的政策仍然存在,但是却没有得到有效的实施。这里的“积薪”指的是国家积累的财富,而“优贤意”则是指这种政策的意图。
第四句“硕果天遗旧德存”,诗人感慨上天赐予了国家的恩德,而那些有德之人仍然在世。这里的“硕果”指的是国家繁荣昌盛的成果,而“旧德存”则是指在位的贤才仍然在发挥作用。
第五句“安石流风传赌墅,半山陈迹说争墩”,诗人提到了王安石变法的历史。这里的“安石”指的是王安石,而“流风”指的是他的变法之风。而“赌墅”和“争墩”分别指的是他的“青苗法”和“免役法”,都是他的变法措施。诗人通过对这些历史的回顾,表达了对王安石变法精神的怀念以及对现实政治的忧虑。
第六句“金陵历历前朝事,退食还应一笑论”,诗人回顾了金陵(南京)的历史,表达了对历史的尊重和对现实的感慨。这里的“退食”指的是退休后的生活,而“应”则是应当的意思。诗人希望人们能够以轻松的心态来谈论过去的事情,同时也表达了他对当前政治局势的担忧。
这首诗是一首表达诗人忧国忧民情怀的作品,通过对比现实与历史,表达了他对国家现状的忧虑以及对未来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