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谦益
诗的逐句释义 第1句:皮岛传烽数夜惊,绿林铜马苦纵横。 - 皮岛传烽数夜惊: 指的是边疆传来烽火(战争信号)连绵不断,引起极大的恐慌和不安。 - 绿林铜马苦纵横: 形容战乱时期,绿林好汉(强盗)横行霸道,而朝廷的军队也显得混乱不堪。 第2句:怜才但旌当辙,使过终须赦绝缨。 - 怜才但旌当辙: "怜才"即赏识有才能的人,这里指皇帝对有才能的人才给予提拔和赏识。"旌"是古代用来表彰
次韵刘敬仲寒夜六首 其二 小窗飒拉过归鸦,冻口衔寒阵不哗。 闷取青编占木稼,闲梳白发斗霜华。 差池梁燕恒辞社,落薄巢鸠不置家。 漫道雪飞如柳絮,可随离梦到天涯。 注释: 1. 飒拉:形容风声或声音。 2. 归鸦:指归来的乌鸦。 3. 冻口:指被冰雪封住的声音。 4. 青编:泛指书籍。 5. 木稼:农作物。 6. 差池:此处指混乱、错乱。 7. 梁燕:古代建筑中的屋梁上的燕子。 8. 落薄
诗句: 局趣真成辕下驹 译文: 我真是像那车辕下不习惯驾车的小马一样,见识浅薄,难以适应世态炎凉。 注释: “局趣”指人的见识和能力;辕下驹比喻没见过什么世面的人。 赏析: 此句通过对比,表达了诗人对自身见识和能力的不满,同时也暗示了他的谦逊态度。 第二句:敢云世难恨为儒 译文: 怎敢说自己在世间难得有知音,只能做一名儒学学者,以期得到世人的认可。 注释: “敢云”是自称谦词,表示不敢
诗句释义: 1. 白发盈头不耐删:岁月已长,头发白如雪,对新诗的删除显得力不从心。 2. 无才老子剩痴顽:自嘲为一位没有才华的人,只有一些天真和固执。 3. 摩娑明镜看生面:轻轻抚摸着镜子,观察自己的面容,发现新的面貌。 4. 吟咀残书理旧颜:品味着过去的诗书,整理着自己过去的样子。 5. 愧我劳人殊草草:感叹自己作为一个辛苦劳作的人,却如此草率地处理事物。 6. 输他桑者自闲闲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昌龄所作,共六句。每句的注释如下: 1. 松桂傍人间:松树和桂花在人间,象征高洁的品格。 2. 不出林泉不闭关:表示隐居山林,不涉足尘世。 3. 绿浪水回新竹径:绿波荡漾的水,回旋在新生的竹林小径上。 4. 红栏桥绕旧渔湾:红色的栏杆桥环绕在旧渔湾旁。 5. 穿云卧石何曾闹:穿越云层,躺在岩石上,从未有喧闹声。 6. 抹月批风也未闲:抹去月光,批去风声,依然不曾觉得疲倦。
注释与赏析: 诗句释义: 1. 谁将瓶缶饷虚空,墙壁依然与我同。 - 瓶缶:古代盛酒器或花瓶。 - 饷:供给。 - 虚空:指虚无飘渺的宇宙或世界。 - 墙壁:比喻人的外在环境或束缚。 2. 生计乌枝依晓月,世情马耳过东风。 - 生计:生活。 - 乌枝:暗喻人生,如乌枝般弯曲、不定。 - 晓月:清晨的月亮。 - 世情:世间情感和世事变化。 - 马耳:形容听不进劝告、漠视世俗的眼光。 3.
诗名:《再次敬仲韵十二首 其六》 长安也向日边看,矮屋鸡栖仰面难。窗雪可令长夜旦,壶冰岂为一人寒。 注释:这首诗的首句“长安也向日边看”描绘了诗人对京城长安的观察和感慨。次句“矮屋鸡栖仰面难”则形象地描绘了居住在简陋房屋中的人们的生活状态,他们的生活充满了挑战和困难。第三句“窗雪可令长夜旦”意味着即使寒冷的雪可以使得夜晚变得漫长,但生活依然需要继续。第四句“壶冰岂为一人寒”则是说
【注释】 四壁:指四周。霜华:霜花。曙光:曙光初现。中肠结轸:内心忧伤。中肠,内心。结轸,忧愁。重增伤:加重了内心的悲伤。涉江楚颂无甘橘:屈原曾作《涉江》一诗。“楚”是楚国的意思。屈原在《涉江》诗中说:“朝发枉渚,夕宿辰阳。闻佳人自媮兮,溯江潭兮。”意思是早上离开郢都,晚上就到辰阳。这里用“无甘橘”来表示自己远离故土、流落在外,无法回到故乡的悲哀心情。故室吴羹有稻梁
译文: 不知犯了什么错,画上衣冠却如此不自在,眉眼间竟觉得有针孔般地刺痛。 路旁藕丝纠缠,我行走艰难,仿佛置身针孔之中;身藏针孔,我坐卧都感到困难与痛苦。 穴中鸟鼠安睡,水底鱼龙也难安宁。清宵难眠,我常常辗转反侧,直到夜深人静。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因画上的衣冠而感到不安和困扰的心情。首句“不知何罪画衣冠”,直接表达了作者的困惑和不解。接下来,第二句“肯信眉于眼下安”
诗句输出:风轮转地劫为尘,犹喜皇天剩此身。 译文输出:旋风在地面上旋转,大地仿佛被卷入了尘土之中,我仍然庆幸自己还能拥有这份生命。 注释: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在狂风中挣扎却依然坚持生存下来的情感,同时也体现了他对生命的珍视和对自然的敬畏。 赏析:钱谦益的这首诗以其深刻的意境和生动的形象展现了自然的力量和个人的坚持。通过“风轮转地劫为尘”这一形象,诗人将自然界的风暴拟人化,赋予了它强大的破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