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端
【注释】宿:住宿。石涧店:地名。山店:指山中的小店,这里是指客店。夫:丈夫。征战:战争。旧将军:过去曾在军队中担任过高级职务的人。 【赏析】这是一首写景抒情的小诗,描写了一位妇女夜哭的情景,抒发了作者对战争和死亡的感慨。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动人
《戏赠韩判官绅卿》赏析 李端以《戏赠韩判官绅卿》展现了对友人的深情以及对世事无常的感慨。诗人在这首诗中表达了对岁月流逝的无奈,以及对个人名利得失的淡然态度。 “少寻道士居嵩岭,晚事高僧住沃洲。”这句诗描绘了李端年轻时寻找修行之所,晚年则选择与僧人为伴的生活状态,反映出他对内心宁静生活的向往。 “齿发未知何处老,身名且被外人愁。”这两句诗深刻地揭示了李端内心的纠结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此诗是一首送别诗,作者通过描绘何兆的文章与人品,来表达自己的惜别之情。 (1) “文章似扬马”一句,意思是说何兆的文章有扬雄、司马相如之文风。扬雄、司马相如是汉赋的代表人物,他们的文章辞藻华丽,铺张扬厉,富有表现力。这里用扬雄、司马相如作比,说明何兆的文章也具有华丽的风格。 (2) “风骨又清羸”,意思为:他为人清高,气质瘦弱。这里的“风骨”指人的品格
【解析】 此首七绝,是诗人与友人同游坚上人的旧宅。“雷居士”指诗人自己,因为诗人自号“雷州”。 “平生事远公”,写自己对佛门的信仰和亲近,也写出了友人雷居士与佛教有缘。 “无人知是旧”,“无人”即没有别人知道这是雷居士的旧宅,说明这宅子久已荒废,没有人来打扫。 “共到影堂中”,写两人来到这荒废的宅院,并在此相会,共同欣赏这座故居。 【答案】 我与雷居士,平生事远公。 共到影堂中
注释: 杂诗:指宴乐之诗,多写宴会、游赏等情景。 主第辞高饮:在主人家告别饮酒。 石家赴宵会:到石家去参加夜晚的聚会。 金谷走车来:从金谷园驾车而来;金谷,地名;金谷园,晋代别墅,在此宴游很盛。 玉人骑马待:等待一位如玉般的美女骑着马来。玉人,指美人。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热闹欢腾的画面:主人家的客人辞别主人,准备前往别处赴宴,石家的人已经在那里等着他们,准备一起去赴夜宴。从金谷园驾车而来
【注释】 香炉:指山。最高,意即最高峰 高人:隐士 住:居住 日暮:太阳落山 下山来:从山上下来 月明:月光明亮 上山去:从山下爬上来 【赏析】 乐府古题,属《杂曲歌辞》。这首诗写一位隐居在山中高人的一天生活。诗中“香炉”是说山很高,而“高人”则是说隐士。全诗描绘了隐士在一天之中的行踪和心境。诗人通过描绘隐士在山上与山下的行踪变化,表达了自己对隐士生活的向往之情
【注释】 逢:相遇。溪行:指在山涧中行走。与:同,一同。柳中庸:即刘禹锡,唐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元和九年(814年),柳宗元、刘禹锡、韦执谊等被贬为江州司马,途中遇雨,同行的刘禹锡作诗相赠。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诗人与友人在山间溪边分手后,在雨中行进着。这时,夕阳西下,暮色四合,天边的群山在暮霭中渐渐模糊,而山谷中的细雨却淅沥而下,潇潇洒洒,连绵不断。这突如其来的大雨,使诗人十分难堪
【注释】 幽居:隐居。作:写。千年树:指古松。江亭:即江边的小亭,这里指作者的住所。伍相:伍子胥(伍子胥春秋时期楚国人,名员,字子胥),吴王夫差手下的大将,曾因被冤杀而亡。湘君:湘水的女神。湘夫人,相传为舜帝之妃娥皇和女英。湘水在湖南洞庭湖中。 【赏析】 此诗是诗人隐居时所作,表达了作者对自然景色的热爱之情。首联写山景,用“千年树”比喻古松,用“万里云”形容江天辽阔
【注释】 送暕上人游春:送别去春游的上人。暕,即王暕(?—605),隋炀帝之弟;上人:对高僧的敬称。戴颙:字茂远,南朝齐梁时名士,为南齐开国元勋张弘范之后,有才学,隐居不仕。戴氏家族世为东阳太守,因以东阳为籍贯。 晴野人临水:晴朗的野外,有人临水而立,形容景色清丽。 春山树发花:春天的山上,树木开花了,形容春意盎然。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作品。诗题中的“上人”,指的就是王暕
【注释】: 传书报刘尹:把书信传给刘尹。 何事忆陶家:为何要惦记陶渊明的家呢? 若为篱边菊,山中有此花:假如在篱笆边上看到菊花,那山里的花又是什么?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写给朋友张尹的信,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诗的开头两句“传书报刘尹,何事忆陶家”意思是将书信传达给刘尹,为什么要惦念陶渊明的家呢?这里运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突出了诗人对朋友的深情厚意。接下来两句“若为篱边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