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端
和李舍人直中书对月见寄 诗句释义: 1. 名卿步月正淹留:“名卿”指的是有名望的官员,“步月”是赏月的意思,这里指诗人独自赏月。 2. 上客裁诗怨别游:“上客”指尊贵的客人,“裁诗”即创作诗歌,“怨别游”表达了离别之情。 3. 素魄近成班女扇:“素魄”指月亮,“班女”可能是指古代美女的名字或象征,“扇”在这里比喻为文人用来抒发情感的工具。 4. 清光远似庾公楼:“清光”指明亮的月光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歌内容、手法和情感的把握。解答此类题目,要通读诗歌,整体把握诗中写了什么,抒发了哪些情感,用词造句的技巧是什么。此题中要求分析“献策不得意,驰车东出秦”,这一句中的关键词有“献策”“不得意”等,“献策不得意”意思是:向君主献策,却没有被采纳。“驰车东出秦”意思是:骑着马向东奔驰而去,离开咸阳。“暮年千里客”,意思是:暮年之时,像千里行旅的客人一样。“落日万家春”,意思是
【注释】 送暕上人游春:送别去春游的上人。暕,即王暕(?—605),隋炀帝之弟;上人:对高僧的敬称。戴颙:字茂远,南朝齐梁时名士,为南齐开国元勋张弘范之后,有才学,隐居不仕。戴氏家族世为东阳太守,因以东阳为籍贯。 晴野人临水:晴朗的野外,有人临水而立,形容景色清丽。 春山树发花:春天的山上,树木开花了,形容春意盎然。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作品。诗题中的“上人”,指的就是王暕
【注释】: 传书报刘尹:把书信传给刘尹。 何事忆陶家:为何要惦记陶渊明的家呢? 若为篱边菊,山中有此花:假如在篱笆边上看到菊花,那山里的花又是什么?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写给朋友张尹的信,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诗的开头两句“传书报刘尹,何事忆陶家”意思是将书信传达给刘尹,为什么要惦念陶渊明的家呢?这里运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突出了诗人对朋友的深情厚意。接下来两句“若为篱边菊
【注释】 江上逢柳中庸:在江边遇见柳中庸。 衡山:即南岳,位于湖南,与衡阳相邻。 荆扉:柴门。 星沉岭上人行早,月过湖西鹤唳稀:夜晚的星星在山头沉落,人们早早地走在小路上;月亮从湖西边升起,鹤鸣声稀少。 弱竹万株频碍帻,新泉数步一褰衣:万株竹子软弱而细长,频频遮挡住我的帽子;新泉水从几尺之外涌出,每次提衣欲起时都溅湿了衣裳。 今来唯有禅心在,乡路翻成向翠微:如今来到这里,只有一颗修行的心存在
题故将军庄 曾经数次率领骑兵越过桑干河,遥望着单于整齐地整顿马鞍。 塞北的征召儿子精通用剑,关西的旧将许登高坛授职。 田园荒芜,归来耕种已晚,弓箭开离,出猎变得困难。 只有我这个老妇像刻画一样,仍然期待圣明的君主解下衣服来观看。 译文: 我曾经多次率领数名骑兵跨越桑干河流,遥望单于整齐地整治马鞍。 在塞北征召的孩子们已经学会使用武器,关西的老将已经登上了讲武坛。 我种下的田地已经荒芜
寄庐山真上人 高僧无迹本难寻,更得禅行去转深。 青草湖中看五老,白云山上宿双林。 月明潭色澄空性,夜静猿声证道心。 更说谢公南座好,烟萝到地几重阴。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端的一首七言律诗,表达了作者对于禅宗修行与自然美景的深切感悟。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释和赏析: 1. 高僧无迹本难寻,更得禅行去转深。 - 解读:这里描述了寻找高僧的过程,强调了禅宗修行的深远意义
【注释】 1. 汉主:指唐明皇。召才:招揽人才。 2. 马卿:指扬雄。多病:有病。自迟回:自己犹豫徘徊,不肯去上任。 3. 旧山:指故乡。暂别:暂时离别。老将至:年迈的将军到了。 4. 芳草:指春草。阑:尽。 5. 云在高天:喻指仕途。风会起:比喻时机到来。 6. 年如流水:喻时间一年一年地过去。催:催促。 7. 栖禅意:隐居修行的志向。 8. 蓬门:蓬草编的门。迟尔开:慢慢地打开你的门。
```json { "诗句": { "适来世上岂缘名,适去人间岂为情。": "适来世上岂缘名,适去人间岂为情。", "古寺山中几日到,高松月下一僧行。": "古寺山中几日到,高松月下一僧行。", "云阴鸟道苔方合,雪映龙潭水更清。": "云阴鸟道苔方合,雪映龙潭水更清。", "法主欲归须有说,门人流泪厌浮生。": "法主欲归须有说,门人流泪厌浮生。" }, "译文": { "适来世上岂缘名
以下是对《山中寄苗员外》的逐句释义、译文、关键词注释以及赏析: 1. 诗句解读 - 鸟鸣花发空山里,衡岳幽人藉草时。 这句诗描绘了山谷中的宁静景象,鸟儿啼鸣和花朵绽放构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而“衡岳幽人”则指代一位隐居于此的智者或隐士。他选择在此时借宿草地,可能是为了躲避外界的喧嚣和繁忙。 - 既近浅流安笔砚,还因平石布蓍龟。 此句表达了诗人想要远离世俗纷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