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得仁
白云居创毕,诏入凤池年。 白云:指庐山之云气,喻指自己。 林长双峰树,潭分并寺泉。 林长:意指庐山林木繁茂。 双峰:指庐山的东林寺和西林寺。 潭分:意指庐山上有许多小溪,分别流向不同的山泉。 并寺:指庐山上的许多寺庙。 岳室:意指庐山上最高的山峰(五老峰)。 岳室闭猿前:意指在五老峰前关闭了猿猴的巢穴。 柱史题诗后,松前更肃然。 柱史:古代官署中的书记。 题诗:指诗人在庐山的草堂上题诗。 肃然
注释: 永夕坐暝久:长夜坐在这里,等待天明。 萧萧猿狖啼:阵阵猿声和野兽的鸣叫。 漏微砧韵隔:漏壶滴下的水声,与敲击砧石的声音相隔绝。 月落斗杓低:月亮落下,北斗星的位置已经很低了。 危叶无风坠:枯枝败叶在风中飘荡,最终坠落。 幽禽并树栖:幽静的鸟儿也飞向树上栖息。 自怜在岐路:感叹自己处在歧路上。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深秋夜晚的景色和感受。首句“永夕坐暝久”,表达了诗人在夜晚长时间地坐着
这首诗是诗人与僧徒在西池共度一个秋天的夜晚时所作。 第一句“菡萏遍秋水”,描写了池塘中荷花盛开,水面上弥漫着荷花的清香的景象;这两句诗描绘了秋天的自然景色和气氛,为整首诗歌定下了宁静祥和的基调。 第二句“隔林香似焚”,通过比喻,将荷香比作燃烧的火焰,表达了诗人对荷花香气的喜爱和赞美;这两句诗进一步渲染了秋天的氛围。 第三句“僧同池上宿”,描绘了僧徒与诗人一同在西池上过夜的情景
注释: 尘里兼尘外,咸期此夕明。 这是对中秋之夜的期待,希望这个节日能像往常一样明亮。 一年惟一度,长恐有云生。 这是对中秋节的感慨,一年的一次,却担心会有乌云遮住月亮。 露洗微埃尽,光濡是物清。 露水洗去尘埃,月光照亮万物,使得它们显得更加清新明亮。 朗吟看正好,惆怅又西倾。 这是在欣赏明月的同时,也感叹时光流逝,岁月如梭,让人感到惆怅和无奈。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中秋之夜的景象
注释: 永夕见招宿:长夜被招去住下。永夕,长夜。 诗书盈草堂:诗书满屋子。盈,满、多。 静吟倾美酒:静坐吟诗倒上美酒。倾,倒。 高论出名场:高雅的辩论在名流聚集处展开。高论,高深的议论,这里指高雅的见解、高妙的辩才。名场,指有名的场所,这里指有名望的人集会的地方。 窗飒松篁韵,庭兼雪月光:窗外松竹的声音,院子里洒下的月光。飒,风吹动的样子。庭,庭院。兼,并。雪光,月色。庭兼雪光
诗句解读与赏析: 夏日即事 - 诗题,描绘了诗人在夏天的某个瞬间所见到的景象和心情。 到晓改诗句,四邻嫌苦吟 - 描述了诗人从早晨开始就忙于修改自己的诗作,而周围的邻居们对此表示不满。 中宵横北斗,夏木隐栖禽 - 指深夜时分,北斗星高悬,树木茂密,鸟儿隐藏其中。 天地先秋肃,轩窗映月深 - 描述天空广阔无垠,大地呈现出秋天的萧瑟,而室内窗户映照出月光的深邃。 幽庭多此景,惟恐曙光侵 -
《池上宿》 事事不求奢,长吟省叹嗟。 无才堪世弃,有句向谁夸。 老树呈秋色,空池浸月华。 凉风白露夕,此境属诗家。 注释: - 事事不求奢:没有追求物质上的奢华。 - 长吟省叹嗟:长时间地吟咏、思考,感叹人生。 - 无才堪世弃:没有才华的人可能会被社会所抛弃。 - 有句向谁夸:即使有了好的句子也无法向人展示。 - 老树呈秋色:枯树显露出秋天的景色。 - 空池浸月华:空荡荡的池塘映照着月光。 -
【注释】 陈情:向人表白心迹。李景让大夫:指唐朝的李景让,曾任宰相。 一被浮名误,旋遭白发侵:一生为官,却因官场名利而身心疲惫。“一被”二句,谓自己一生为官,本想为国家效力,却被名利所累。“浮名”,虚名。 裴回:徘徊不进,意谓仕途坎坷。 梦寐:日夜思念。秋岑:山名,在今陕西长安西南。这两句是说他日夜思念明主,希望早日得志,但事与愿违。 遇物唯多感,居常只是吟:对世间万物都感到感慨
【注释】: 1. 和郑先辈谢秩闲居寓书所怀:这是一首五言古诗。谢秩,指辞去官职,闲居。郑先辈,指作者的同乡郑某,前辈。2、3两句,写西风日夜吹动树木,万木皆披靡不振。离披,散乱。4-5两句,写近甸新晴后,主人得意时。高人,指主人。5、6两句,写暂时放下世事烦忧,心泰然自若。论道,指谈诗论文,面难欺,意谓当面难以欺骗。7-8两句,写挥毫落纸为诗,弹琴自娱。9-10两句,写以蓝衫悬挂在屋梁上
诗句解析: 1. 病中晨起即事寄场中往还 - 这是诗的开头,描述了一个因病在床的人早晨醒来的情景。"即事"意为即时的事情,"寄场中往还"则表示作者通过诗歌向远方的朋友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考。 2. 昨日离尘里,今朝懒已成 - 这两句描述了诗人从昨天开始就已远离尘嚣的生活状态,到了今天变得更加懒惰。"离尘里"意味着远离尘世的喧嚣与纷扰,而"懒已成"则进一步强调了这种生活态度的改变。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