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得仁
吊草堂禅师 (一作《过草堂师院二首》) 杖履疑师在,房关四壁蛩。 贮瓶经腊水,响塔隔山钟。 乳鸽沿苔井,斋猿散雪峰。 如何不相见,倚遍寺前松。 注释与赏析: 注释: 1. 杖履:拄着拐杖。 2. 疑师在:怀疑老师就在面前。 3. 房户:房间的门户。 4. 蟋蟀:一种昆虫,常在夜间鸣叫。 5. 贮瓶:存放东西的瓶子。这里指存放经书的瓶子。 6. 经腊水:经过一年的冬天。 7. 响塔
【注释】 通济里:即“通济门”,在今江苏南京秦淮河北岸,东晋时建。见《水经注》卷30。 君子:指作者自己。远相寻:意谓友人远来探访。 联镳(biāo):两马并辔而行。 索和:求和作诗。 赊(shē)斟:买酒喝。 晴峰色:晴空下的群山之姿貌。 古木阴:指树木的苍翠茂密。 清听:静听、细听。 何因驻清听:为何要停着脚步静听呢? 惟恐日西沈:唯恐太阳落山。 【赏析】 这是一首写访友的七律
注释: 东西南北郡,自说遍曾游。 这是对周钺的赞誉,意思是周钺在各地都有过游览经历,可以说是见多识广。 人世终多故,皇都不少留。 这句话是对周钺的安慰和鼓励,意思是虽然人生总会有许多困难和挫折,但是只要心中有信念,就不会被这些困难所吓倒,皇都(指京城长安)也不会成为阻碍你前进的障碍。 郢城帆过夜,汉水月方秋。 这是描写周钺即将离开京城的场景。郢城(今湖北江陵县),是楚国的都城,这里的夜晚很美
【解析】 1.日夕是西风,流光半已空。 译文:日落时分,是西风在吹,时间已经过去一半了。 注释:日夕:太阳将要落山的时候;是西风:指傍晚的西风。 赏析:此句写日暮时分,西风徐来,时间过得很快,流光易逝。晚风中,夕阳斜照,天边一片红霞,西边的云彩被晚霞映照成紫色。诗人站在江边,望着西风和夕阳,心中涌起无限感慨。这两句是全诗的开篇,为后面抒发情感做铺垫。 2.山光渐凝碧,树叶即翻红。 译文
注释 1. 灵帅:指灵武太守李光弼。 2. 得:得到。宾幕中:幕府之中,即军幕。 3. 从容应尽礼:态度从容,应对礼节周全。 4. 赞画致元功:辅佐筹划以建立大功。 5. 连塞云长惨:形容边塞荒凉、景象凄凉。 6. 才秋树半空:树木在秋天已经枯萎一半。 7. 偏自惬:特别令人满意。 8. 掌记:掌管文书。乘骢(cōng):骑着骏马。 赏析 这首诗的作者不详,从题目看,是写给朱书记的诗作
霜薄东南地 霜降的时节,草木开始凋零。 东南是古代中国地区名,这里指江南一带。 江枫落未齐 江边的枫树落叶还没有完全落下。 江枫,即江边的枫树。 众山离楚上 远处的群山似乎与楚国的都城相连。 楚上,即楚国的上方,泛指远方或高处。 孤棹宿吴西 一叶孤舟停泊在吴国的西边。 吴西,即吴国西边,泛指江南地区的西部。 渚客留僧语 湖中小岛上的客人与和尚交谈。 渚,水边小岛;僧人,和尚。 笼猿失子啼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贾岛的《题终南麻先生寂禅师石室》的原文及译文。以下是逐句解释: 1. 诗句:因居石室贫,五十二回春。 2. 译文:我居住在石室中生活简朴,度过了五十余春秋。 3. 注释:石室 - 指禅师居住的地方,通常指山洞或岩石中的小屋子;回春 - 形容岁月悠长,如春天般充满生机。 4. 诗句:拥褐冥心客,穷经暮齿人。 5. 译文:裹着粗布衣,冥思苦想的学者(僧人),已到晚年。 6. 注释
【注释】: 1. 消长日:消磨时光。消:消磨。长日:指漫长的白昼。 2. 精舍:佛寺中的精雅之所,这里指慈恩寺。 3. 僧高容野客:僧人高尚有风度,能容纳各种人。 4. 树密绝嚣尘:树木茂密,声音隔绝。 5. 凌虚塔:指寺院内的楼阁,可以登高望远。 6. 避暑人:指在寺院中避暑的人。 7. 马迹并车轮:形容马的脚印和车轮印混杂在一起,暗示着归家的路途遥远且艰难。 【赏析】:
夜携酒访崔正字 只应芸阁吏,知我僻兼愚。 吟兴忘饥冻,生涯任有无。 惨云埋远岫,阴吹吼寒株。 忽起围炉思,招携酒满壶。 注释: 1. 夜携酒访:夜晚带着酒去拜访某人。 2. 芸阁吏:指在官府中负责文书工作的低级文官。 3. 知我僻兼愚:知道我的古怪和愚蠢。 4. 吟兴:即诗兴,指作诗的兴趣。 5. 生涯:生活或工作。 6. 惨云:阴沉的云彩。 7. 藏:遮盖、遮掩。 8. 寒株:寒冷中的植物。
【注释】 高堂:指父母。两别:指你与蔡京分别。此别是荣归:这分别是为了荣耀地回家。薄俸:微薄的俸禄。迎亲:迎接妻子。郓城:古县名,在今山东东平附近。见:同“现”。鲁寺:即曲阜孔林,在山东省曲阜市。夜钟:寺庙晚上敲的报时用钟。霰(xiàn)雪飞:形容雪下得很大。 【赏析】 这首诗写送别之苦,也写送亲之苦。诗人在《次韵答刘景文》中曾说:“一为送行客,再送送行人。”可见,作者送别亲人并非一时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