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得仁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作品。它描绘了一幅宁静的田园晚景图,通过对自然和人文景观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孤独和对自然的赞美之情。 晚步 野步晚悠悠,山光澹早秋。 远空沦日脚,多稼没人头。 古木蝉齐噪,深塍水慢流。 幽居回不近,秋策却堪愁。 逐句解析: 1. 野步晚悠悠,山光澹早秋。 - "野步":在野外漫步。 - "晚悠悠":傍晚时分,时间悠长。 - "山光澹早秋":山色显得更加淡雅
我们来看这首诗的原文: 冬日题兴善寺崔律师院孤松 为此疏名路,频来访远松。 孤标宜雪后,每见忆山中。 静影生幽藓,寒声入迥空。 何年植兹地,晓夕动清风。 我们对这首诗逐句进行解读: 1. 冬日题兴善寺崔律师院孤松:这是诗的首句,直接点明了主题——冬日里的兴善寺旁的孤独松树。这里的“题”是指题写、题记的意思,表明诗人有感于景,所以写下了这首诗。 2. 为此疏名路,频来访远松
山中寻道人不遇 年过弱冠风尘里,常拟随师学炼形。 山中寻道人不遇 注释:过了二十岁就进入了社会,常常想着跟随师父学习修炼形体。 译文:年过二十便踏入了社会,常常想着随着师父学习修身养性之道。 石路特来寻道者 云房空见有仙经 注释:特地来到山间寻找那位修道的人,却只能看到空无一人的修行场所。 译文:特别来到这里寻找那位修道的人,却只能看见空荡荡的修行场所,没有其他人。 棋于松底留残局
【解析】 二 何处访岐路,青云但忆归。 风尘数年限,门馆一生依。 译文: 什么地方能寻到回家的小路?我只有把青云作为归途。 几年的奔波流离,只能在门前的馆舍里度过余生。 外族君主是暴君,朝廷里的旧友很少。 那些飞黄腾达的人,不能得到皇上的重用。 注释: 岐路:岔路口。 青云:指仕途。 风尘:这里指战乱。 门馆:这里指官署。 【赏析】 首联“何处访岐路,青云但忆归”写诗人在战乱中漂泊无定的艰难处境
【注释】 云门寺:位于今浙江省杭州市,是天童宗的祖庭。清磬:佛教用木制成的打击乐器。 吟苦晓灯暗,露零秋草疏:诗人早起在寺庙中苦吟,等到天亮,寺庙里的灯光已经昏暗;清晨的露水洒在稀疏的秋草上。 旧山多梦到,流水送愁馀:诗人常常梦见故乡的山水,梦中的流水声似乎在送别自己的愁绪。 寄寺欲经岁,惭无亲故书:他想要长久寄居在云门寺,但是惭愧自己没有亲朋好友的书信来慰问。 【赏析】
【解析】 此诗首联点明“雍陶侍御”赴兖州时作者的赠诗;颔联写雍陶赴任前与裴尚书的交谈,表达对其才能和人品的高度赞赏;颈联写雍陶即将赴兖州任职的消息传出后,当地士人纷纷前来祝贺,雍陶谦虚地表示只希望在玉阶前好好工作;尾联写雍陶将赴任之际,诗人作诗以送。全诗表达了对雍陶赴任的祝福之情。 【答案】 译文: 你像天上的织女一样被皇帝赏识,被提拔为侍御官。我和你谈论起天下大事
【注释】: 春日雨后作:春天的早晨,有了一场小雨,天地间一片清爽。 朝来微有雨:清晨时下了一场小雨。 北厥明如昼:北方的天空明亮得像白天一样。 南山碧动人:南山上绿色茂盛,景色动人。 车舆终日别:整天都在离别的车马中度过。 草树一城新:城外的草树都是新长出来的。 枉是吾君戚:白白地为君王忧虑。 何门谒紫宸:为什么去求见皇帝。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春日早晨所作,描绘了一个清新、宁静
【解析】 此诗是诗人与范校书赠给上人的作品。全诗四句,前两句写自己与友人的交往,后两句写自己与友人的思想感情。首联“得性见微公”,意思是说:我与你交往,是因为你有高尚的品性和高深的学问。颔联“何曾执著空”,意思是说:我并不执着于佛家所说的“空”,你也不必执著于佛教的空理。颈联“修心将佛并,吐论与儒通”,意思是说:我们修养身心,把佛道和儒家学说结合起来,互相沟通。尾联“他生有缘会
注释: 1. 旨甘虽自足,未是禄荣亲。 旨甘:美味佳肴。禄荣亲:俸禄丰厚的亲朋。这句诗的意思是虽然我已经得到了满足,但还没有达到俸禄丰厚的亲朋。 2. 尚逐趋时伴,多离有道人。 尚逐:仍追随。趋时:追随时尚。这句诗的意思是我仍然追随那些追随时尚的人。多离:远离。有道人:有道德的人。这句诗的意思是我也远离了那些有道德的人。 3. 山居衣以草,生寄药随身。 山居:居住在山上。衣以草:用草做衣服
【解析】 此题考查诗歌内容的理解、语言的表达及赏析能力。解答本题时,要借助全诗理解诗意,然后结合注释和题目要求作答。“高视终南秀,西风度阁凉”,意思是站在高处俯瞰着终南山的秀丽景色;西风穿过阁楼送来阵阵凉爽。首句点明时间是秋天的傍晚,第二句写景,第三句是说与友人一起游玩的情趣,第四句写山景,第五句写寺中的僧人,最后两句写在寺中与友人谈心的情景。 【答案】 示例:秋晚与友人游青龙寺高视终南秀